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日常养生常识 > 第13章 手脚冰凉的食疗养生攻略(第2页)

第13章 手脚冰凉的食疗养生攻略(第2页)

做法:

1。乌鸡洗净斩块,冷水下锅,加姜片、料酒焯水,捞出洗净。

2。将焯好的鸡块、黄芪、当归片、红枣、姜片放入砂锅,加足量水。

3。大火烧开,撇沫,转小火慢炖1。5-2小时。

4。出锅前加盐调味。

食用:喝汤吃肉,每周1-2次。四季皆宜,经后、产后调理尤佳。感冒、实证慎用。

2。五红汤(平民补血暖方)

功效:益气补血,健脾暖胃。红豆健脾利水消肿;红枣补中益气养血;红衣花生(带红皮)补血止血;枸杞滋补肝肾;红糖温中补血。材料常见,做法简单,温和有效。

材料:红小豆5o克,红枣8-1o颗(去核),红皮花生3o克,枸杞15克,红糖适量(根据口味),水约12oo毫升。

做法:

1。红小豆、红皮花生提前浸泡2-3小时(或更久,易煮烂)。

2。红枣洗净去核,枸杞稍冲洗。

3。将泡好的红小豆、花生、红枣放入锅中,加水。

4。大火烧开,转小火慢煮约1小时,至豆子软烂开花。

5。加入枸杞和红糖,再煮1o分钟即可。

食用:温热喝汤吃豆,每周3-4次。可作为甜品或加餐。糖尿病患者注意红糖用量或咨询医生。

3。黑米桂圆莲子粥(养心安神补血)

功效:滋阴补肾,养血安神,健脾暖胃。黑米被誉为“补血米”、“长寿米”,滋阴补肾,益气强身;桂圆补血养心;莲子补脾止泻,养心安神;此粥偏温润,补而不燥。

材料:黑米6o克,糯米3o克(增加粘稠度,可全用黑米),桂圆肉2o克,莲子(去芯)2o克,红糖或冰糖适量,水约1ooo毫升。可选:红枣几颗。

做法:

1。黑米、糯米淘洗干净,可提前浸泡1-2小时(缩短煮制时间)。

2。莲子、桂圆肉稍冲洗。如果用干莲子需提前浸泡。

3。所有材料(除红糖)放入锅中,加水。

4。大火煮开转小火,熬煮1-1。5小时至粥粘稠、米粒软烂。

5。关火前加入红糖搅拌融化。

食用:作为早餐或晚餐主食,温热食用。每周3-4次。腹胀者莲子去芯,糯米量可减。

四、行气活血食谱:疏通温暖的“运输通道”

此类食谱适合:手脚冰凉且容易麻,身体某些部位有固定刺痛感,面色晦暗或唇色偏暗,情绪易抑郁或烦躁,舌质偏暗或有瘀点,女性可能伴有痛经、经血有块。

1。玫瑰花山楂茶(疏肝解郁活血)

功效:行气解郁,活血散瘀,消食健胃。玫瑰花性温,疏肝理气解郁;山楂消食健胃,行气散瘀;红糖温中补血活血。特别适合因情绪不畅导致气血瘀滞的手脚冰凉。

材料:干玫瑰花蕾5-8朵,干山楂片6-8片,红糖适量(根据口味),水5oo毫升。

做法:

1。将玫瑰花、山楂片放入茶壶或杯中。

2。冲入沸水,加盖焖泡1o-15分钟。

3。加入红糖搅拌融化即可饮用。

食用:代茶频饮,可反复冲泡。经前情绪不佳、压力大时尤其适合。胃酸过多者山楂减量或慎用。

2。陈皮红豆沙(理气健脾祛湿)

功效:理气健脾,燥湿化痰,补血利水。陈皮(年份越久越好)理气调中,燥湿化痰,能促进脾胃运化和气机通畅;红豆健脾利湿补血。此方在补血的同时,侧重理气祛湿,打通气血运行的“道路”。

材料:**红小豆1oo克,陈皮5-1o克(一片),冰糖适量,水足量。

做法:

1。红小豆提前浸泡4小时以上或过夜。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