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宁被册封为美人,李世民也即将被朝廷启用。”
“李渊虽难称良臣,却有这么一个能得陛下青睐的女儿,还有一个能担事的儿子,李家这是要绝处逢生啊!”
有朝臣满脸复杂,语气中带着几分遗憾,还有几分羡慕嫉妒恨。
在他们看来,原先的李阀已是穷途末路,必死无疑,却没想到竟靠着这一步取舍,居然重新活了过来。
“可恶啊,李渊这老贼又活了过来!”
李元吉畏罪自杀之后,谋逆的罪过被彻底归到他一人身上,李氏不仅洗清了污名,更隐隐有了卷土重来的势头。
这一系列操作,朝中的文武大臣心里跟明镜似的。
若说这里面没有猫腻,根本没人信,这分明是陛下与李家达成了交易。
交易达成后,李阀必然会迎来新生,重新跻身大隋的权力核心。
对于这些世家老臣而言,李家的回归让他们满心不愿,因为这意味着朝堂上多了一个争夺权位、瓜分资源的对手。
若不是此乃皇帝的谋划,他们真想先一步打压李渊,绝不让李家有翻身的机会。
可皇权在上,陛下既已点头,他们就算再抵触,也只能按捺住心思,静观其变。
然而李家的名声是好了起来,但李世民的名声却彻底臭了。
李元吉畏罪自杀的说辞,或许能瞒过普通百姓,却瞒不过朝堂上的有心人。
船桨拍弟的故事早已经流传出来,李世民亲手杀了亲弟弟已成事实,让他们无不为之侧目。
昔日那个高雅温润的李家二公子,如今成了残杀亲弟的凶手,这般骨肉相残的行径,着实骇人听闻。
鄙视!
忌惮!
嘲讽!
这些负面情绪像潮水般涌向李世民,他的名声一落千丈,彻底毁了。
对此,李世民却无能为力,只能默默承受所有骂名,连一句反驳都没有。
毕竟,杀弟是事实,任何辩解都显得苍白无力。
。。。。。。
徐州,李渊的临时居所内。
“元吉!我的儿啊!”
当李渊接到李元吉的死讯时,当场出一声凄厉的哀嚎,老泪纵横,伏在案上嚎啕大哭。
他悉心养育多年的儿子,就这么没了,怎能不心痛?
可哭着哭着,李渊却突然停了下来,沉默地坐在椅子上,看着手中的信件出神。
良久之后,他忽然长舒了一口气,露出一丝如释重负的苦笑。
他望着窗外飘落的枯叶,低声喃语:“元吉,我的儿,你这一死,倒是为李家换来了生机,也算死得其所了。。。。。。”
这一刻,他的心情无比复杂。
既有丧子之痛,又有家族得以存续的亢奋。憋屈了大半年,李家终于熬出了头。
皇帝给了李氏满门忠烈的称号,这对于现在的李家无疑是雪中送炭,一下子将即将崩溃的名声挽救了回来。
虽然代价是失去一个儿子,可好在死的是最不成器的元吉,倒也不是不能接受。
值了。
一旁的李建成眉头紧锁,心情却沉到了谷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