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o章下不为例
饭局结束,李修远在上车离去之前,看着王永华说道:“明天上午,来一趟煤林村,敲定一下工程机械的清单,后天上午,也就是周一,所有的机械都要进场,进行动工仪式,没有问题吧?”
“好,没有问题李镇。”王永华连忙点头答应了下来,时间上虽然说有些紧张,但这么大的项目,肯定要第一时间配合的,大不了其他工程上,先抽调两台机械过来,优先保障煤林村工程嘛!
“好,那就这样,侯镇……”李修远说着就准备上车了。
但是王永华却赶忙从司机手里接过来一个酒袋子。
“李镇,这刚才在饭桌上,您也没有怎么喝,正好这还剩两瓶酒,我给你放在后备箱。”王永华说着,就奔着李修远车子后边走去。
李修远一打眼就看出来了,这东西就是干工程的送礼专用,茅台礼品袋,两瓶装不满,三瓶放不下,旁边正好放两条烟,但是放了烟,又有些不整齐,还要在酒底下垫一垫,找平一下。
这王永华拎着的袋子里边,烟酒是齐平的,显然在酒底下垫着的心意很足。
“哎,王总,这个心意领了,东西就算了。”李修远拦住了王永华,他不是不收东西,一些人情世故他也是收的,但是这上来就心意这么足,他不是不敢收。
而是没有必要留下这个把柄,他又不缺钱,股市里边疯涨的股票,那就是他清廉的底气。
“李镇长,您别误会,真没有其他意思,就是看您刚才没有喝好,这一点心意,您别嫌弃,先喝着,回头我还是要好好谢谢您的。”王永华见李修远拒绝,只能是觉得李修远胃口大。
这一个茅台手提袋,底下垫着心意也很足了,几万块钱,当然了,相对整个工程来说,不算是太多,初步估计一下,前期的清淤工程,要五十多万,这他是准备拿出来六七万给李修远的,当然了,李修远要是胃口大,给加到十万也不是不行。
毕竟这个清淤只是前期工程,后期还有工程的,整个项目做下来要上千万的,这里边用到机械的地方不少。
李修远摆摆手:“王总,你的意思我明白,你要是真的有这份心意,这项目上,隔三差五的送点肉,给大家改善一下伙食,就算是谢我了,以后我每周也是要去煤林村值班的。”
“李镇,你的吩咐肯定照办,但是不影响这个……”王永华连忙说道,刚才他就已经见识到李修远的强势了,那工商局局长和李修远的关系都很好,甚至带着一点讨好李修远的意味,这对李修远该下本就要下的。
“王总,这件事就听我的吧,这今天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回头熟悉了你了解我是什么人了,时间长着呢,咱们来日方长。”李修远摇摇头拒绝了王永华的心意,然后和侯鹏打个招呼,就上车离开了。
饭店门口,王永华和侯鹏上了车,驶离了饭店门口,在一个偏僻的路段,王永华打司机下车买烟,他在车里看着侯鹏问道:“镇长,这李修远是什么意思?以后再送?熟悉了再送?来日方长是什么意思?年轻人火力旺,喜欢女人?”
侯鹏听着脸色一黑:“你这脑子里边想什么呢?来日方长都能让你解读成这样,你别把工地上那套粗俗的东西带过来,也不看看人家是什么人,大学生,县长秘书出身,很有文采,写的东西都在省日报上表过,能那么粗俗吗?”
“那这个是我想岔了,东西呢?他真的就两袖清风?还是因为不熟悉,不敢收?”
“可能都有吧,这样的人,肯定是要追求仕途,很爱惜羽毛的,和一般的干部不一样,仕途无望,就想着捞钱了,不过你看他的手腕,很明显也不是那种不懂人情世故的,人家玩的比你我都溜,不然的话,能和财政局、工商局两个局长关系都那么好?”
侯鹏说着,心里都有些酸酸的,这财政局就不说了,工商局的张俊材可是当着自己面,就说要换所长支持李修远的工作,一点都没有在意自己这个镇长的脸面啊。
但偏偏自己还不能说什么,人家一口一个支持镇里的工作,但在对方眼里,谁能代表镇里就不一定了,反正不是自己。
“所以这个东西,回头你再找机会吧,不要乱来,但是礼多人不怪。”侯鹏说着又补充了一句:“这李修远不简单,交好人家你的生意帮助肯定不小。”
“嗯,嗯。”王永华连连点头:“肯定的,这李修远和财政局关系好,和工商局关系也好,这两个谁都能卡着我们脖子,我哪里敢不好好巴结。”
王永华说完以后,又看着侯鹏说道:“对了,镇长,那这个酒,你就拿回尝尝吧。”
侯鹏听着脸色一黑,什么意思,李修远不要的东西,你就转头送给我了。
“行了,别扯淡了,我还拿你什么酒,咱们俩什么关系。”
“镇长,我知道你念着咱们的关系,我也不和你客气,但该表示的心意不能没有,原来那一份我是准备回头送过去的,但正好李修远这份没收,你就先拿回去喝着。”
“不要……”
“鹏哥,咱俩这个关系你还和我客气,那以后我有事都不敢求你帮忙了。这一次的事情,要不是你,我哪里能搭上李修远的关系啊,人家认识我是谁啊,就像是工商局的张局,人家从头到尾没有看我一眼,这李镇长比张局长还傲呢……”
“你该来来,客气什么,就是举手之劳而已。”
“我不客气,鹏哥你也别和我客气,举手之劳那是对你来说,对我就是帮了大忙了,一定要收下,不然就是看不起我……”王永华是说什么都把东西塞到了侯鹏手里,侯鹏几次推脱,最后百般无奈的收下了。
还一脸埋怨的看着王永华说道:“永华啊,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啊。”
王永华笑着点头:“明白,明白,鹏哥,一定的。”
这不是只此一次,下不为例,是以后要屡教不改,不厌其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