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心里头的怒火,已经不仅仅是针对陆沉了。
在他看来朕的太子,未来的储君,竟然如此天真,如此轻易地就相信一个毫无根基的莽夫!
为了这么一个人,他甚至敢当面顶撞朕,质疑那么多边军大将!
这哪里还有半点储君该有的沉稳和心计?
简直就是个懦弱无能、识人不明的蠢货!
这样的一个人,将来怎么继承大胤的江山?
一个可怕的念头,第一次在赵启的脑海中浮现——
或许,是时候该考虑换个太子了。
赵珩并不知道,在他为陆沉据理力争的这一刻,他父皇的心中,已经动了废立的念头。
他还想做最后的努力,他看着那些散落在地的奏折,眉头紧锁。
“父皇,此事必有误会!陆沉的为人,儿臣信得过!请您再给儿臣一点时间,儿臣一定能查个水落石出!”
“够了!”
赵启根本不给他任何机会,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出砰的一声巨响。
他甚至懒得再跟赵珩多说一句话,直接扭头,对着一旁的杨基下达了命令。
“杨大伴,将太子带回去!禁足东宫!”
“没有朕的旨意,一步也不准踏出来!”
这道命令,如同一道晴天霹雳,直直劈在了赵珩的头顶。
他整个人都傻了。
禁足东宫?
就因为自己替一个忠心报国的将领说了几句话?
父皇竟然连一个解释的机会都不给自己,就要将自己软禁起来?
他难以置信地看着赵启那张冷酷的脸,张了张嘴,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满腔的焦急、委屈、愤怒,全都堵在了喉咙里,让他几乎窒息。
杨基躬着身子,快步走到赵珩面前,低眉顺眼地做了个请的手势:“殿下,请吧,莫要再惹陛下了生气了。”
赵珩双拳紧握,指甲深深嵌入掌心,他死死地盯着自己的父亲,眼神中充满了不解。
可就在他即将被带离御书房的瞬间,殿门突然被人从外面猛地推开,一个浑身是汗的小太监连滚带爬地冲了进来。
只听得那太监一下跪在皇帝面前,大声道:“陛下!和林县八百里急报!”
这一道声音,瞬间打破了御书房刚出现的一点宁静。
赵启刚刚升腾起的废立之心,被这突如其来的急报给硬生生打断。
他眉头拧成了一团,一股烦躁涌上心头。
和林县?
那是什么鸟不拉屎的地方?
他目光阴鸷地扫了一眼跪在地上的小太监,满脸不耐烦的问:“和林县又出了什么幺蛾子了?”
不等那小太监回话,一旁的杨基已经动了。
一种不祥的预感让他快步上前,一把从那小太监手里夺过了那封急报文书。
只看了一眼,杨基那张常年古井无波的脸,瞬间就没了血色。
他的手控制不住地抖了一下,那份薄薄的文书,此刻却像是烙铁一样烫手。
赵启何等眼力,杨基这副见了鬼的表情,他看得一清二楚。
他心头猛地一沉,那股不祥的预感瞬间放大了无数倍。
“到底怎么了?”他厉声喝问。
杨基哆嗦着回答道:“陛……陛下……和林县县令钱俊急报……和林县……遭遇北狄千余骑兵突袭……”
他每说一个字,赵启的脸色就白一分。
“……幸得……幸得拒狄卫参将陆沉率部途经此地,拼死力战,方才……击退了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