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咧着嘴,一副很赞成的样子说:“他们不来找您,您怎么知道他们立了什么功劳?谁杀了多少敌人?您都不知道,这功您如何来定呢?”
早在郝由回京的第一时间,施勇就亲自押着几大箱子金银珠宝,悄悄送进了太尉府。
所以,他压根就不担心自己的封赏。
至于其他人?
关他屁事!
那些人竟然还敢打他?
最好太尉把他们的功劳全部都给抹除了!
让他们白忙活异常!
看着施勇这副点头哈腰、极尽谄媚的嘴脸,郝由心里的怒气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掌控一切的快感。
还是自己人贴心啊。
“呵呵,还是小勇你懂事啊!”
郝由咧嘴一笑,伸手拍了拍施勇的肩膀:“你且安心回去,养好伤,等着听消息就是。”
“你的赏赐,自然少不了。至于那些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
“哼,到时候,自有他们的苦头吃!”
“是!是!孩儿全听太尉大人吩咐!”
施勇连忙点头哈腰,连脸上的疼痛都感觉不到了。
从郝由府上出来,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舒坦劲儿。
他回头看了一眼太尉府,摸了摸自己肿胀的脸颊,嘴角的笑容愈得意。
易闲!陆沉!
你们这帮蠢货,能打有什么用?
等着吧,等封赏下来,看你们还能不能笑得出来!
于此同时的皇宫大内,养心殿内,太子赵珩正在和皇帝说着些什么。
他躬身立于御案前,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向御座上的父皇陈述着战功。
“父皇,儿臣要说的,是拒狄卫的游击将军,陆沉!”
“这位陆游击,虽然眼下职位低微,但其勇武,足以冠绝三军!”
赵珩的语气充满了肯定。
“此次京师之围,若非陆游击,恐怕绝无可能这么快就化险为夷!”
御座之上,大胤皇帝赵启静静地听着,那张威严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只是眉头,从太子开口提及陆沉二字时,就一直紧紧锁着。
他没有立刻回应太子,而是将目光转向了身旁侍立的大太监,杨基。
杨基佝偻着身子,在接到皇帝眼神的瞬间,立刻心领神会。
他往前挪了半步,尖细的嗓音在安静的殿内响起,显得格外刺耳。
“陛下,这位陆游击,老奴倒是有些印象。”
“早前,拒狄卫总兵孙林宗,确实为他上过请功的折子,说他斩将夺旗,屡立奇功。那时候,他还只是个小小的百夫长呢!”
杨基先是肯定了陆沉的功劳,话锋却陡然一转。
“不过嘛……”
他拖长了语调,眼角的余光瞥了一眼太子赵珩。
随后继续说道:“此番他率军南下救援京师,可是在朝廷的勤王诏令下达之前。按我大胤军律,这可是擅离职守,私自带兵入京的大罪啊!”
这话一出,太子赵珩的脸色瞬间就变了。
他急忙上前一步,为陆沉辩解道:“父皇!陆游击此举,皆是源于一片忠君爱国之心啊!”
“他之所以未等诏令便挥师南下,是因为他通过北狄的兵力动向,精准推断出敌人有分兵奇袭京师的图谋!”
“陆游击是唯恐京师有失,社稷动荡,这才兵行险着,火来援!此乃大功,何罪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