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王夫之:船山先生的慈悲之心
贤达之人,往往不能兼济天下。
不是达者无情,而人性之中有阶层之别。
贤达之人,怕接济的人骂他们“假惺惺”。
被接济的人,骨子里也会觉得是“嗟来之食”。
所以,在王夫之看来,人要尊重自然事物的本真。
这天下的万物,都是由本体生化,并且不断地变化的。
一个人的慈悲之心,也不是与生俱来的。
它伴随着人的认知变化,而不断的变化的。
相信,每个人都有慈悲之念。
哪怕只有一点,只要引导的好,也会慢慢长大。
慈悲之念小若苔花,也能像牡丹那般盛开。
当然,每个人的慈悲,有因为阶层的不同而不同。
无论大慈悲和小慈悲,都是属于人性之中善的东西。
藏在人的内心深处,需要用正确的认知体系去评判,去现。
从个人角度讲,人心要平和,慈悲是最好的平和剂。
从社会角度讲,社会要和谐,慈悲是最稳定的压舱石。
当然,慈悲之念,并不是妥协。
不是违背善的真义,去忽悠蒙昧之人。
更不是披上一条善的外衣,干着欺世盗名的勾当。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生出高质量的“圣母心”。
人的五指有长有短,人的慈悲有多有少,无须刻意求同。(完)
4。吴敬梓:与范老弟的窗边对白
吴敬梓遇到范进的时候,范进正在拼命刷题。
歪着脑袋,咬着水笔,揪着仅剩的三根毛在呆。
“范老弟,别揪了,再揪三毛就便变二毛了。”
“吴老哥,别开玩笑了,我哪里是揪,分明是摸。”
“别摸了,把中间那根摸掉了,可是要不举的。”
“不举就不举,五十三岁的男人,也没啥用了。”
“那你还考什么举人,百年之后不怕没人继承家业啊。”
“为大清之崛起而读书,是所有参加科考人士的理想。”
“没想到范老弟,还是个老有信仰的人呐。”
“吴老哥言重了,那不是说起来顺口,听起来好听么?”
“确实很顺口,很好听,我差点儿就信了你的鬼话。”
“逢人就说好听话,这是夜大老师每次上课都会强调的。”
“难怪有阵子不见老弟,原来是参加去提优训练了。”
“哎,难为娘子牺牲了一头秀,替我筹集的夜大补课费。”
“吆,古有豆腐西施磨豆腐,供孟达相公读书高中状元。”
“今有范金氏卖秀,筹巨款交补课费供夫求学。”
“吴老哥,你就别打趣了,都是为了追求向往的美好生活。”
“那倒是,还好范老弟是广东人,科考竞争不算激烈。”
“若是换去了河南或江苏,恐怕三根毛早就换成电灯泡了。”
“确实,确实,祖宗帮忙,祖宗帮忙。”
“嘿嘿嘿,范老弟,好好忙吧,你老婆又在朝我翻白眼了。”(完)
5。袁枚:非主流的男神最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