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军政大佬疯癫帮(下)
1。李鸿章:中堂大人也很为难啊
此时,李鸿章坐在台上。
紧握着笔的双手,不住的颤抖。
他不曾料到,人生最艰难的事情,不是生离或死别。
而是在一张合约上,签上自己的名字。
作为中国近代工业展的第一人,签约原本是喜庆的事情。
奈何在割地赔款书上签字,是无法洗刷的耻辱。
当历史的锅,向李鸿章甩过来的时候。
李鸿章没办法拒绝,也没办法反抗。
只有捡起重重的锅,扛在身上不停的往前爬。
当年,杀死两万放弃抵抗的太平军时的气势,不在了。
当年,击杀捻军的热血激情,不在了。
当年,开启中国工业展的雄心壮志,不在了。
有的,只是一位孤独的、无助的老者。
代表一个懦弱的、落寞的帝国,向列强举起白旗。
或许,是被外国的科技吓破了胆。
或者,是被国人的涣散伤透了心。
这一个月,李鸿章感觉自己一下子老了十岁。
天天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明知道罪责,并不在自己身上。
但历史,却会将自己标签化。
李鸿章的难,是时局之难,更是国运之难。(完)
2。年羹尧:国家公务员十八连降
一封奏折,被秘密递到了雍正皇帝的手中。
雍正看完奏折之后,大为恼火。
年羹尧的青海兵工厂,居然生十四连跳事件。
这种事情,居然还藏着、掖着不上报。
显然,拥兵自重的年羹尧,越来越没有政治意识了。
青海兵工厂,作为一家的国有大型企业。
是青海地界的一块招牌,更是大清王朝的一张脸面。
企业追求度和效率,固然是不错的。
但不顾及职工的心理健康安全,那也是不对的。
大清王朝,一直强调的是满汉一家亲。
偏偏十四个跳楼的老职工,清一色是汉族人。
这不是给完美的大清朝,抹了一条黑鱼子酱么。
看来,这些年青岛的“同文化”教育。
果然,都被年羹尧教育到茶卡盐湖里去了。
但事情,还要从年羹尧提出“不拼搏的人,不是我兄弟”说起。
最近几年,青岛周边的战事不断。
前线火铳、长枪等军需装备,严重不足。
但国有企业,一向以来都实行“计时”的考核制度。
年羹尧看产量不行,就擅自提出了“计件”的考核制度。
效率“蹭蹭蹭”的往上涨,人却“啪啪啪”的往下跳。
打破规矩的年羹尧,将迎来一天十八连降的史上最大奇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