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打仗了么,你怎么知道的,没听你说过呀!”
“夫人,你难道不知,我擅长用内心去体察天理么?”
“老爷,您不是说,这样会减损寿命么?”
“修身、格物、致知,有些事情,是随便说说而已。”
“人都有猎奇心理,哪里能这么容易做到。”
“晚些时候,再帮我准备些出行的衣物,不用太多。”
“一个月过五天,我就要回来的!”
“夫人,到时候,我们可以着月饼赏月啦!”(完)
3。徐光启:星星还是星星,月亮还是月亮
星星闪啊闪,月亮弯又弯。
拿着天文望远镜,数着星星的徐光启不禁想。
当年和他一起看星星月亮的同僚啊,现在又在哪里?
那年,徐光启和朋友们一起高中。
然后,根据皇帝的安排,分配到不同的工作岗位。
有的安排在省市,有的留在京城。
留在京城的人中,宣传、纪检、党建、史志各有不同。
大家分道扬镳之时,在京城的居酒屋聚了一餐。
在座的朋友对徐光启的天文望远镜,都表现得很有兴趣。
那次一别之后,那些朋友就再也没见了。
听说,安排去省市的朋友,因为贪赃被抓了。
配到云南,最后老死在香格里拉。
又听说,做宣传的因校对工作做得不扎实。
丢了位置不说,还被扣了个“表不当言论”的屎盆子。
还听说,做纪检和党建的两位朋友很风光。
经常出现在各大媒体,以及新闻的头条。
做史志的朋友,那就低调的多了。
听说为了集中精神搞业务,修炼了一门叫“葵花宝典”的秘籍。
想到夫人的唠叨,徐光启有点儿难受。
明明自己,才是心怀宇宙之人。
难道,就因为不想被卷死,就是不求上进么?(完)
4。徐霞客:走过千山万水,写尽风情痴情
自从杜甫壮游,后世几乎没有效颦的人。
诗词方面的才学,是后来之人无法跨越的槛。
加上诗歌文化,盛唐之后就开始走下坡路。
到了明代,更是没几个写诗的高手。
所以,谁敢说壮游,谁就挨揍。
口诛笔伐的有,拳脚相加的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