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宦海浮游人(下)
1。赡思:监察不如读书有意义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有个不愿做官的父亲,赡思自然也不会太热衷。
毕竟,大元建国,百废待兴。
当官,不仅风险大,而且待遇不高。
一不小心,还要有杀头的风险。
同时,异族藩邦治国。
很多社会矛盾,不太好调解。
处理不好,就可能出现群体性问题。
此外,面对嗷嗷待哺的老百姓。
光靠学识不够,还要有强硬的手段。
对于在儒家学说耳濡目染下长大的赡思,亦是难为。
后来,赡思不得已为官,当上了监察御史。
主要的工作任务,也是考察各地官员的得失。
这看上去很威风的职务,其实是个闲差。
想要扳倒官员,比带领老百姓致富要难多了。
再加上,赡思本身就是个书呆子。
所以任上,政声也就是一般。
写了很多有用的奏折,但基本是微言大义。
落到执行层面,基本是无望。
幸好,赡思的志趣亦不在此。
反倒让他有更多的时间博览群书,成为着书大家。(完)
2。宋本:翰林院里抬杠第一人
读书太多,不听人劝,难免执拗。
执拗至极,嘴巴厉害,也变成了杠精。
工作上要抬杠,生活上要抬杠,把抬杠当本事。
宋本,就是最好的例子。
自小,宋本就比普通孩子要聪明很多。
也就是旁人嘴里那一位,别人家的孩子。
等到长大一些,家人就把他进了私塾。
大摇大摆进入私塾的宋本,如鱼儿得了水。
日日读经史,夜夜穷子集。
自然,甩去了同龄人百丈有余。
他的父亲,在江陵做官。
又为他步入仕途,铺了一条捷径。
凭借深厚的文学功底和不懈努力,宋本就成了翰林院修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