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60章 繁多的国事二(第2页)

第260章 繁多的国事二(第2页)

虽然这日子依旧是过的很勉强,但毕竟是有收入,说到底还是要比那大多数的佃户灾民要强一些的,再加上又有锦衣卫刻意盯着,以及他被朝廷大员两次召见的经历,于是这直接就导致了一个很难在灾区见到的画面。

没错,那便是因张书缘的原因,使他在米脂县内是无人敢惹。哪怕是面对当地县令以及昔日的地主老爷,还有所被他欠钱的举人艾诏,那都对他是谦和有礼,就仿佛他是什么大官一样,这可没把给他高兴坏了。

当然,也正是因为此事,他妻子韩金儿也就并未生因钱粮问题,与他人通奸之事了。

所以就自然谈不上背负什么杀妻命案了。

在了解了事情的全貌之后,张书缘也是不免地一阵苦笑。

没办法,莫说是这个时期,哪怕是后世的级大国,在面对“游击战”时也没什么办法。

“诸位爱卿,这贼寇流窜一事该怎么解决?三月前洪承畴也跟朕报过了此事,可朕历经这三月光阴也没想出个什么办法来,再加之诸多杂事便就推到了现在。”

此时的朱由检很是心累,但也没办法,只能是咬着牙继续扛。

“唉……”

听到皇帝的问话,内阁众人是一个个的低着头沉思。

“怎么?诸位爱卿都乃才思深厚之辈,难道对于此事没有办法?”

“陛下,此事并非是臣等没有办法,而是…而是此事它不能以常理看待,就王嘉胤那批人而言,他们是铁了心的要反,为此他们不胆敢占据城池,还能为此闯入无人深山。”

“但我朝大军却不同,我军建制齐全,一旦随之入山便就会遇到寄养输送的问题了,这搞不好还会遭遇到不知从哪来的暗箭。”

李邦华是皱着眉头言语,脸上的神情也是无语到了极点。

“张爱卿,你乃我朝的天选阁臣,对此你可有办法?”

见众人是没什么好的想法,朱由检便就看向了小哥。

“回禀陛下,对此,臣到有一办法。一是我朝需全力运行邸报、京报以及第一日报等衙门,将此等逆贼的祸乱之举传播之乡野民间,并着重向百姓言说我朝近来的各种举措,尤其是对于赈灾一事的相关举措。只要让百姓们得知我朝在此灾难前没有放弃他们,那百姓们便就会对其弃之如敝履了,如此便可斩断逆贼之源!”

“二是,除了向百姓们言说我朝的举动外,还需将军士化整一番,如将两万人的军队,拆分成十支,以七天为一轮替,交替进山搜寻逆贼,并在陕西与山西府的交界处布下重兵节制,一旦现有逆贼出山便可将其就地剿灭!”

张书缘自然知道此举成本巨大,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毕竟那王嘉胤等人是真不能任其自流,万一人真的做大了,那岂不是又要走回老路?

“恩…,张阁此举是个主意,但此举的开支会不会太大了?”

听完张书缘的话,这所有人便又开始“算账”了。

而除去李邦华、孙承宗以及李标是对此事的背后意思,是不怎么在意外,王永光、杨景辰、温体仁三人则是在计算大开言路后的后果。

毕竟,张书缘这一谏言是很明显的站到了东林党那边。

“诸位爱卿,各抒己见吧。”

瞧着众人是皱着眉的思量,朱由检便就知道,这帮子人又把心思放歪了,当即便就用力的拿起了茶杯。

“陛下,此事臣较为赞同,可这利用邸报一物来切断逆贼的兵源,这是否有些太过危险了?诸位大人皆知,这百姓们啊大多懵懂,听风就是雨,万一他们所见跟那邸报中所讲的内容对不上该如何?这岂不是又给了他人把柄?”

这句话是杨景辰说的。

而他的意思很简单,那便是,不想让百姓开智从而掣肘朝堂,亦而掣肘他浙党的利益,毕竟他浙党的利益是在于土地口人,一旦让百姓人知道了田里的事情本质,那他浙党背后的财阀还不得崩溃了开去?

“杨大人所言极是,况且,张阁所讲的布置,耗费也实在过于巨大了。陛下,您可看看舆图,那二省的交界是何其漫长,这又得布下多少兵丁才够?”

在杨景晨的话音落下后,温体仁便就顺着其话音开口了。

这不是说温体仁不想借张书缘这条线登顶内阁辅了,而是他户部真的没招了。

“恩,既然如此,那二位爱卿可有他法?”

见他二人是摆困难讲事实的,朱由检登时就恼了,眼睛一瞪就放下了杯子,而那茶杯的盖子都因那大力给震下了桌子。

“陛下,臣…臣等有办法。”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