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爱卿。”
“臣在。”
“朕命你与毕阁老协同,清查追击拖欠之税赋,而因灾荒或特殊情形形成的积欠,则令地方编制豁免清册,经户部审核后呈递予朕,若无误者可予以销账。”
“陛下圣明,臣带天下万民谢陛下隆恩。”
此话一出,温体仁也松了口气,赶忙的带头拜贺逢迎了。
没错,朱由检玩的这一招,正是他在历史中搞出的“奏销”制度,而这制度被清朝沿用了很多年。
而这奏销制度的具体步骤是分为三环。
一是州县官府要每年向户部提交《奏销册》,并详细列载田赋、丁银等正项钱粮的实际征收数额与存留、起运明细。
二是对因灾荒或特殊政策形成的积欠钱粮,地方官需编制豁免清册,经户部审核后予以销账。
三是涉及专项经费支出时,需造入《奏销册》奏请皇帝批准核销。
……
“先别急着谢朕。温爱卿你方才所奏的巡银局一事,详细说来给朕及诸位臣工听听。”
收回了查账权利,朱由检便准备给其搭配上一道补丁了,而这补丁正是温体仁口中的巡银局,亦或可称之为驳查。
“陛下,诸位大人。我朝之财状,想必不用我说,诸位也都知道缘由。而对此形势,放眼历朝历代就只有一种手段,那边是大增赋税!”
“可现如今,这大增赋税无异于是自掘坟墓之路,所以本官观我朝之情景,每日间是忧虑不堪。这幸得臣是在与张大人磋商新政,外加方才陛下之方略提示,如若不然,臣还想不到此处……”
温体仁是长篇大论的说着,但其核心要点无外乎是三点,一是加大力度核查,二是立法惩戒,三是此想法全是幸得朱由检和张书缘的提醒。
听完了温体仁的话,这满朝文武尤其是东林党人对此是嗤之以鼻,因为在他们看来,他这一套说辞是想向陛下谄媚而已,哪儿有他说的那么忧国忧心的。
“恩,爱卿所言甚是。那么若是让你户部来操持此事,爱卿会如何施为?”
“回陛下,若臣操持,必先清查我朝近十年来的征收环节,然后再与张大人所言的“官绅一体纳粮”之政相合,推出监管之法。”
“恩,那人事方面,爱卿可有思虑?”
“启奏陛下,关于巡银局一案之人事任命,臣不敢妄言,全凭陛下做主!”
起初,温体仁还想拉六部九卿下场,将巡银局当做自己的刀子用。可经过方才的问责一事,他也不敢放开手脚玩了,只能是选择先迎合了皇帝整备了国家财政的事情再说。
“呵呵,温爱卿有大才,这样吧。除巡银局的堂官由朕亲自任命外,其余员外郎主事一应交由你来负责。李长庚。”
见温体仁这么会说话,朱由检就满意的笑了起来,心里更是想尽快将他提到内阁辅的位置了。
而他之所以有这个想法,除了张书缘专门提过这事之外,那就是这温体仁太过懂事了,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臣在。”
见这大事就要这么草草的定下了,李长庚虽然有些无语,但还是站了出来听命。
而见巡银局要落地了,张书缘也振奋了起来,心里是直呼朱由检牛x。
因为,在此之前,还没有那个末代皇帝能收回此权利的。
当然,朱由检能收回这个权利,主要还是建立在他张书缘搞出的诸事之上。
“卿执掌吏部,这巡银局一案需卿好生配合温爱卿。”
“是,臣遵旨。”
朱由检的话音落下,那代表着大明的经济执法局就正式成立了。
而这巡银局虽然是在户部之下,但其堂官需要朱由检来任命,所以这也不怕他温体仁以后用此局,来拿捏自己或后世的皇帝了。
“臣恭喜陛下贺喜陛下,此局一成,我朝定可荣光焕!”
随着朱由检的话音落下,张书缘第一时间便出来道喜,引得东浙二党是痛骂不已。
而经过了此事,浙党人也现了温体仁的变化,好似是这小子要自己单干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