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42章 白莲教登场内阁各怀鬼胎(第2页)

第242章 白莲教登场内阁各怀鬼胎(第2页)

臣等自复职以来,遍历六府七十五州县,目击曹、濮、滕、峄一带,白莲教朱炳南、王益伦、张海量等,假弥勒降世之谣,煽惑愚氓,旬日之间,裹胁数万。其众昼则耕樵,夜则聚练,头裹红巾,口诵妖咒,剽掠村寨,烧毁衙署,胁令良民供粮供丁,不从者即指为“魔祟”,立遭屠戮。地方官以兵饷未敷,观望讳匿,遂至祸机日炽,三省交界之区,几成盗薮。

臣等获悉之后,经密檄标营,于二年九月夜捣濮州王家集巢穴,驱散斩其徒子徒孙百人,夺获妖书、符印、兵器无算;然余党遁入山谷,借水旱饥荒,扬言“官逼民反”,愚民转相煽诱。今春以来,饥民就食者日千百计,皆云“从教可得活”。臣以为此案当予以节制,恳请陛下指派专官会同三省,调兵剿捕,阻其蔓延。

“娘的,这白莲教真就死不绝吗?!”

看完了这封奏疏,张书缘是左右踱步的思量对策。

说实在的,这白莲教真就属于打不死的小强,它自唐朝兴起之后,没过多久就被列入了历朝历代的禁止传道名单之中,多次遭遇唐、宋、元、明、清的围剿,一直到清朝灭亡前夕才彻底消失。

左右踱了两步后,张书缘就觉得还是得尽快票拟递请朱由检批红了。

于是,他三步并作两步就走到了文渊阁大堂之中。

“诸位同僚来正堂,张某要要事相商!”

一语动耳,阁内的一众辅佐臣便就都走了出来。

“张阁出何事了?怎如此急躁?”

来到近前,毕自严这个暂挂次辅之名的老臣就开了口。

“毕阁老,您看看这个。”

说着,张书缘就把刘荣嗣二人的奏疏递给了他们。

“嘶…此教…怎地又冒出来了?!”

毕自严也是震惊无比,他可是清楚的记得此教。早在洪武爷时期就遭遇了多次打击,而且此教基本上早已是被历代先皇列为了禁忌,可以说一旦现其必遭围剿打压!

“毕阁老出什么事了?”

见毕自严是一脸的惊诧,从偏阁走出的李邦华等人就相视了一眼问道。

“孟闇(李邦华的字)你等都来看看。”

将奏疏一一传阅,紧接着在场的所有人都就震惊的倒吸了口凉气。

因为在他们的眼里,这白莲教应该是早就灭亡了才对!

“诸位此等骇事不亚于我朝走私之乱,我等还是尽快票拟呈递给陛下较好。”

由于此时内阁辅的位置空缺,毕自严这个次辅便承担起了领头人的作用。

“阁老所言极是。”

话音落下,众人便围坐到了一起,开始商议此事该交给谁去做了。

“张阁,你年少有为,是我朝当之无愧第一才俊,此事依你看来该交由谁合适?”

落座之后,毕自严是极为严肃的看着张书缘开口。

而他之所以如此看重张书缘,自然是因他这三年来的功绩。

说实在的,在这满朝文武之中,跟皇帝关系好的臣子有很多,但在大明两百多年光阴里却没有多少人能有胆魄能做出张书缘所做的事来。

“这……回禀阁老,下官建议将此事交由干厉之员为好。若要下官举荐的话,下官举荐山西府都指挥使顾继绅,或布政使黄宗羲。”

“忠清二人兹忠提国,刚到任上便以不畏强权之势展开了割弊之政,不但使我山西府官场晴朗,他更是救济了我朝无数百姓。在山西府有十分之高的名望。”

没错,自从黄宗羲、顾继绅、及王夫之到任以后,他们三人是越聊越有共同话题,他们认为大明之所以有如此多的坏事,这根就坏在了民间豪族的身上,于是他们三人果断便开始翻旧账打劣绅了。

“恩。”

听到张书缘举荐的人,众人也是点了点头。

不过,在这点头应承之间,众人也是各抒己见。

温体仁是举荐将此事交给钱象坤这个门生古旧来做。

李邦华则是举荐河南巡抚耿如杞。

至于被留任内阁勘用的李标、王永光、杨景辰三人则各举荐刚刚升任刑部右侍郎沈演、新任蓟辽总督曹文衡,以及工部左侍郎的程启南等一十三人,共毕自严挑选。

听着众人的言语,毕自严就盘复起了其中的利弊。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