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217章 进击的温体仁(第2页)

第217章 进击的温体仁(第2页)

“臣妾定不辱陛下圣命……”

说完之后,周玉凤便就离开了养心殿,回到了坤宁宫并召集了一应嫔妃开始博弈了。

随着养心殿内了没了人后,朱由检起身踱了两步,最终一狠心便就将王承恩给喊了过来,让他去召集廷内的二十四监提督太监到养心殿议事,同时还不忘让他找人去给温体仁透透风。

……

权力之争,自古便就是血腥与暴力的,而朱由检两口子自然也明白这道理。

所以在他们将人给召集到一处后,直接便就利用自己手中的权柄,召集了大量太监就将这群权贵宫人给看管在了殿内,并向他们索要了各大宫门的名册。

起初,李凤翔、张彝宪、曹化纯等一众大太监,还是一脸的纳闷。但随着索要宫中名册以及被拘禁后,他们瞬间就联想了今日朝上所谈之事。

瞬间就开始给朱由检大倒苦水了,并称自己的部衙有多么多么不容易。

对此,朱由检也没像往常一样心软同情他们,反而是交给了他们两个选择,一是由他们自己选择裁撤那些人,二是由他这个皇帝亲自来裁撤人手。

但这两个选择,哪一个都被朱由检划了红线,要求除司礼监、御马监、兵仗局、银作局、宝钞司、都知监及内务府下的净军管理机构外,其余则全部都要裁撤四成以上的人员。

听到皇帝的言辞,一众宦官便就无语了,但再无语他们也得争,因为这背后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

但可惜,还没等他们这些人说两句话,朱由检便坐在皇位上俯瞰着他们道。

“诸位大管所言,朕并非不知。但如今国库空虚,外患频仍,内忧不断。朕日夜忧心,但幸有良臣谏言,使朕洞悉我朝内部之困局根本。”

“所以,为了我朝之大局,朕还是请诸位大管尽快抉择,以免使得我朝更加震荡!”

此言一出,这殿内的所有大太监便就知道了,这裁人一事是非要进行不可了!

而对于皇帝这话,曹化纯和许显纯倒是没什么意见,反正裁人也影响不到他们,可对于李凤翔与高时明等人来说就有些蛋疼了。

因为,他们这些衙门大多是吸其他下属部衙的过活的,一旦被大量裁撤,那他们还去哪儿索要好处?

没错,崇祯时期,宫内宫外哪个不贪?只不过在大贪之下也有那么几个微弱的廉洁之人罢了,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就是温体仁、袁可立、龙文光、叶高标。

而这几人,除去袁可立这个国之柱石外,其余几人大多便就有小心思了,不是奔着名声去的,就是奔着博皇帝喜好来的。

就这样,经过一夜的谈话。

由于御马监、东厂等内廷军士衙门没有受到波及,所以他们转瞬间便就站到了皇帝这边,同时也极为迅地拿出了一份裁撤名单,只不过这名单就是很短而已了。

毕竟,宫内的所有衙门都要裁人了,这岂有他几部衙独善其身的道理?

……

而时间再退回到张书缘归府之时。

“大人,温尚书在我门外求见。”

就在他刚回府没两个时辰,府上的下人便就来禀报了。

一听是温体仁来了,张书缘顿时便就一笑,心说朱由检还真是个急性子,让人大半夜的不睡觉跑来找自己。

随意的理了下衣袍,张书缘便就在黄伯的陪伴下去接见温体仁了。

屋外月朗星稀,初夏的微风是微微的吹着。

站在张郡王府门前,温体仁热的是头冒虚汗,一个劲的来回踱步。

起初,散朝之后,温体仁熟练的处理完了政务,便就回到了家中。

本以为因张书缘触怒了皇帝,会直接导致新政破产,所以回到家中,他便就打消了与张书缘亲近联络之意。

毕竟,你都惹怒了皇帝了,我再跟你玩不就成了傻子?

但他却没想到,就在他刚吃过晚饭,打算会面一下自己的学生时,一位安插在宫里的小太监便就跑了出来,并跟他讲了张书缘成功会面到了皇帝的事情。

而这位来报信的太监,是王承恩特地在宫前筛选过的,知道他曾被温体仁给予过好处。

其实,王承恩不但知道这个太监受过谁的好处,甚至连同其他部衙太监的事也一并知晓。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