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明末:我为大明延寿七百年 > 第199章 己巳之变结束刘策打入敌营三(第2页)

第199章 己巳之变结束刘策打入敌营三(第2页)

来到东城,塔拜骑在马上,二话不说就开始进行动员了。

“好!大军列阵,目标卢龙,出!”

塔拜他再莽夫,但打了这么久的仗了,也知道兵贵神的道理,这既然敌军已退,虽不知道在哪儿,但大概率是会在卢龙城一域集结。

所以,他便就选择直扑卢龙,灭掉张书缘所部了。

就这样,抛出守城的兵将,塔拜便率领着八千余步骑混编部队出了。

可他们刚走到城东南的白家庄时,一声急报便从前方传了过来。

“报!启禀贝勒,现敌军在夏屯营镇集结!”

冲来的巴牙喇(传令兵)也不废话,当即便就单膝跪地禀报。

“好,传令,改换目标,进攻夏屯营镇!”

“是!”

一声令下,这八千余人瞬间就调转了方向,朝着西北方的夏屯营就冲了过去。

……

而此时的夏屯营,张书缘是带人在一线奔走视察。

经过昨夜的急奔袭,外加紧急挖沟布防,这夏屯营镇便就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伫立起防线壕沟。

虽然这沟渠挖的不深,但好在是可以让人半蹲着趴在里面防炮。

除了在这里挖沟之外,张书缘还命令大军在阵地前沿,铺设了十三座拒马桩及一万片铁蒺藜,并让钱龙锡将那配备了五千徐孟破军的火器兵提前进驻到其中。

为了以防前线被敌军骑兵冲破,张书缘就特地命其余军士,组成了三个两千人步军方阵,严防敌军突入。

除了有方阵部队外,他还组成了七支由八百人组成的运输队,专门负责为前线运送火药弹丸。

做完具体的人事部署后,张书缘便就令军中的战车,拉起二百余门虎尊炮、佛郎机炮穿行在营镇各处,随时防御敌军突袭。

而这一套布置,看这钱龙锡是直呼败家子,他就没见过这样布置的。

的确,他这战法对后世来说,那是常见的不能再常见了,但对于此时的钱龙锡等人来说,只觉的是肉疼。

因为,他这种部署实在是太耗费装备了,简直跟袁崇焕的“火器筑城”理念有得一拼。

说实在的,在此时的大明将军们看来,眼下主要还是施行“步骑混合”的人力时代,若是依靠火器装备还是有些独木难撑的。

而他们之所以这么看,原因主要是有二个,一是火器射迟缓,二是造价高昂。

没错,眼下的火器,造价不说是十分高昂,但也说不上低廉。

据《天工开物》《明会典?火器》《两浙海防类考续编》等书记载,制作一杆鸟铳的成本,大约是在一点五至二两白银之间,而三眼火铳虽然技术成熟,但造价也在每杆一两左右。

这火器造价便是如此,而火炮的造价则更是高昂。

据史料记载,虎蹲炮造价合计七两银子每座,而红夷大炮则是因进口因素导致昂贵,每座能被佛郎机人给卖到八百两银子,但佛郎机人的实际制造成本,大概只有二百两银子每座。

而大神炮、灭虏炮、佛郎机炮、铜炮等火炮的造价,也不低廉,基本上都在每座五两银子到二十两银子之间。

依照大明的近百万的大军来说,哪怕是改造十万人的部队,那也得需要五十多万两白银,就这还不说后续的维护、训练以及军饷粮草等成本。

所以,改造大明还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

……

而张书缘或者说朱由检,之所以近两年能做出大量的徐孟破军及修筑城防,主要还是靠着诸位藩王的家业,以及流水线作业降低了成本才做成。

见钱龙锡是一个劲的嘟嘟囔囔,张书缘也没生气。

就在他准备安抚一下这老爷子时,一声炮响便打破了份宁静。

随着炮响,很快夏屯营镇东侧兵卒就来禀报了。

“启禀大人,敌军袭来,目测有敌八千余众,目前正对我军展开!”

“知道了。再去催促一番吴三辅,命令其做好出战准备!”

“是!”

趁着敌军还未合围,张书缘便第一时间下达了命令。

做完命令之后,他便跟钱龙锡等人相视了一眼,紧跟着就奔赴到了东边。

“张书缘,给本官滚出来!”

就在他刚到达东边阵地的后方,就听到了刘策在阵前大喊。

“刘策你个吃里扒外的小人,还有何脸面出现在本阁的眼前?!难道不怕我大军的刀呼?!”

见是他在叫阵,张书缘便就配合起来,进到阵地里,露着半个头就开始喊。

“我是小人?那你是何人?你不过是仗着皇家宗亲的身份!你有何能力指摘本官?!又有何能力统合军旅!”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