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耿大人,你河南卫也参与此次夜袭吧,本阁命你河南卫出五千余人配合我五军营行事。”
见耿如杞也要请命作战,李邦华自然是十分高兴的,当即就让他出兵配合了。
也是,这两支军队不同于山海关和之前的驻防军,他们没有跟建奴打过仗,也不知道敌军的作战习性和将领性格。
所以,既然他二人想出手一战,这也是一桩好事。
军令飞下达,很快这一万一千人的大军就组织了起来,并提前给予了赏钱。
……
很快,时辰便就入了夜。;
这不同于张书缘那边,这里的地势要平坦的多,可以说是十分利于骑兵机动展开的。
为了做好万全准备,在临近夜袭之前,李邦华同朱纯臣、耿如杞三人竟还摸着黑色,亲自去视察了一番敌情。
这本以为今天大军的抵达会被敌军所重点关注,但此时似乎对面是生了什么好事,无数建奴官兵是聚在一起,听着他们的上司讲话。
但由于距离太远,再加之夜色,所以,李邦华等人通过千里镜也看不太真切,只能是看到个大概。
看到这一幕,众人便就疑惑了起来,心说敌军是在干嘛?
想了半晌,李邦华三人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只觉是有什么大事要生。
“阁部大人,我们今晚还……”
“还什么?既然决定了就先搞他一次,如若不然,那我军的士气还会再降三分。”
见耿如杞有些迟疑,朱纯臣想都不想的就开口。
此时的朱纯臣不是没有感觉到不对劲,而是他知道“临阵换命”的危害。
在古代,一道准备作战的军令,通常要准备三个时辰左右的时间,而再这三个时辰内,众多将官除了会整备军械外,还会对底层士兵喊话激励,使大量底层士兵昂扬起斗志,如此才可征战。
可一旦激出士兵的血性后,就很难再停止进攻的步伐了。而想要解除这征战的命令,除非是遭遇大敌或久战不下,才能让大军撤退休整。
如果还未开战便就取消了命令,轻则军士不满,重则营啸。
可以试想一下,你好不容易鼓起勇气跟人拼命了,可到头来人却跑了,你会是个什么心态?
……
“军令依旧,不过为了以防万一,我军还是得做好接应的准备,严防敌营有伏。”
听到这二人的话,李邦华琢磨了一番便就开了口。
说实在的,就这两日的大规模调兵,建奴方面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虽然有可能这消息会晚个半天一天的送到皇太极手中,但前沿阵地绝不对是如此情况。
因为,敌人大规模的调动,不是撤退就是要进攻!
而且,这里不同于永平府方向,皇太极已经是向这里下了重注!
“好,那本公下官这就去组织接应。”
点了点头,朱纯臣便就急的去调人办理此事了。
……
时辰缓缓流逝,不知不觉就到了午夜。
随着进入了夜袭之时,蒋秉忠等人便擦着黑摸到了还乡河的东岸。
“都跟上了来了没?”
“大人都到了!”
来到近前,军中一姓李的领队便就开了口。
“好!”
听到这话,蒋秉忠等勋贵就向后看了一眼。
“蒋兄这周遭附近的桥梁都已断绝,眼下我军是绕不过去了,我们要如何过河?”
就在此时,率领此行前锋军的宁阳侯陈光裕,从不远处摸爬了过来。
“没有桥…,传令卸甲,游过去!”
见陈光裕说绕不过去了,经历过蒙古一战的蒋秉忠便就咬了咬牙,并率先脱去了甲胄,将长刀绑缚在了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