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早饭小顺子就和白大夫去了大宅子。
这次到大宅子,小顺子有种主人的感觉:这就是我家,随便住,随便逛。
白大夫很开心,她的那些死士都回来了。不过这次还来了一批锦衣卫,他们一块保护大宅子安全。白大夫没有反对,反正她的那些死士都回来了。
谦谦他们没有住在这里。这段时间小顺子住的可顺心了。
白大夫陪着小顺子逛着花园。
“这大宅子多好,为何之前还住百福饭庄?”小顺子问。
“当时我们在京城置办产业时,我管着善药坊,住在善药坊,还能提高自己医术,长卿管着百福饭庄,他住在百福饭庄,事情繁多,没有多余精力置办宅院。”
“后来也没有找到合适的住宅。主要是长卿看不上那些住宅,跟江南的住宅比,不是小了就是位置不好。”
“在后来才买了这个大宅子。只是人少,未免有些冷清。所以我和长卿多半还是住在百福饭庄。”
“在百福饭庄,人多热闹些,也方便长卿处理各种事务。这个大宅子我们也就是春夏住上一段时间,或者闭关修炼时住。时间长了,这里就变成库房了,放着我的嫁妆和长卿的聘礼,还有一些金银珠宝。”
“之前想给长卿娶上一妻两妾,多生几个孩子,人多了,这宅子就有人气了。”
白大夫说。
“你之前在京城都做什么?不会真的待嫁闺中吧?还是日日在善药坊?”小顺子问。要把那些查不到过往都一一问清楚。
“基本上至少半日在善药坊看诊,半日会做其他的事情,比如读书写字画画钻研武学,晚上修炼内心功法,我只是不舞刀弄枪,但是上乘的功法可没有落下。”白大夫回答。
问了白问,根本就不是我想要知道的。小顺子想问杨六公子是不是天天来约会,又担心提到杨六公子让白大夫想念起旧情人,于是又说:“你可以把你每一年每一个月怎么过的,都回忆一下吗?”
这是干嘛?一种拉家常的方式?一种审讯的手段?白大夫好奇的打量着小顺子。
“我就是想了解一下,防止不熟悉你,以后假成亲被别人现。”小顺子说。
“我可没有答应你假成亲。”白大夫小声嘟囔着。
“那还是缉拿长卿吧,毕竟他犯了死罪。”小顺子冷着脸说。
“哎呀,顺哥哥,你怎么这样呢,”白大夫赶快哄着小顺子,拉着小顺子走向书房,“我给你看个东西,看看我以前都干什么了。”
在书房内,白大夫从书架上一个花瓶中掏出一个本子。
“你看吧,不可以嘲笑我。”白大夫给了小顺子就转身跑了,“我去厨房看看。”
这个书本有些陈旧、破损。
封皮上写着“胡熙雪杂事录”。
第一页写着“参军将近两年,见过人间生死,感叹世事无常。我与长卿加入夜不收已有三月,恐有不测丢其性命,特写此杂事记录琐碎日常,以慰藉父母思念之情。若性命丢已,愿此杂事录交至父母手中,若父母无法联系,交至应龙寺师父手中。父亲为京城国子监丞胡国梁,师父为京郊应龙寺通达师父和了无大师。”
她很早就认识了通达师父和了无大师吗?不是离开军营回家后才认识的吗?
小顺子接着看。
第二页写着“胡熙雪不孝,任性妄为,害祖父失去性命,唯留长卿陪伴左右。”接下来就讲述了祖父如何去世、如何收留长卿的事情。
字迹真是幼稚,真是可爱。那个时候才几岁而已。
第三页写着“愿从军入伍,洗去罪孽,克服梦魇,立得军功,光宗耀祖。”
从第四页就记录了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