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的是,当时手机的音乐上,正播放着《如愿》这歌。
我当时在想,景国未来也将如他所愿,魔君会被杀死,国家也将走向昌盛。
那时候,我总是忍不住想起为国牺牲的先烈,想起教员,想起周总理,想起朱老总,想起抗日牺牲的战士,想起抗美援朝的战士……
这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角色,因此,在原本的大纲里,徐长卿是要死在魔尊那一战的,但被我改了。
因为我无法想象,当姜峰完成开道归来后,却看到徐长卿战死,会是什么样的心情。
有时候我也觉得自己在写作上过于感性。
比如说梁胜和他的妻儿。
梁胜是我写过的最遗憾的一个角色,也是我最喜欢的一个角色,因此,我不会让他的遗憾,延续到他妻儿身上。
那时候有书友还很担心,觉得秦氏母子不该出事,但在那个时候,我又不能解释。如果我解释一句:她们不会有事……是不是就算剧透了?
此外。
令我印象较深的,是写到唐懋自尽那一段,我当时也是久久难以平静。
我想到自己的父亲。
我也犯过错,父亲也很生气,甚至气得不想与我多说什么,可过后他想的还是如何替我找补。
一个伟大的父亲想的都是如何为犯错的孩子善后。
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很庆幸,生在一个和睦的家庭,没有大富大贵,但父母恩爱,兄弟和睦。
正如我现在的这份工作,其实就是我的老板哥哥给的机会。
在此感谢我的老板哥哥!
我当时进入一个全新的行业,刚开始接触时,每天都是焦头烂额,我要花精力去学习,还要花精力放在写作上,我常常因为没有时间思考,没有时间更新而焦虑不安,也生怕不能兼任两边,从而辜负带我入行的哥哥。
但我的哥哥是个极有耐心的兄长,他一点点教我,而我也不算太笨,才会逐渐上手。只是内心一直很愧疚,我毕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这个行业。
说这些只是希望诸位明白我的不易,也原谅这一卷的瑕疵。
很长一段时间内我每晚都会睡不着,但那恰恰是我为数不多的能够保持专注,去思考剧情的时间。
所以不可否认,这一卷存在着一些瑕疵,但请诸位相信,我真的尽力了。
我有时翻看前面的剧情,也会在想,当时为什么要这么写,应该换一种更好的方式来写的,以至于在自我消耗,但我后来试图安慰自己。
曾经那个焦头烂额的自己是真的做不到,哪怕再来一次也是。
一个在当时已经尽力的结果,那么无论这个结果如何,他就是你当时所能拿出来的全部。
不必再苛责曾经的自己。
正如当下,我也在希望未来的自己,不要苛责现在的我。
因为当下的我已经尽力。
……
再说说剧情上一些问题。
有人觉得武藏输给了萧凌雪,是作者强行让萧凌雪赢了。
但其实文中有解释,武藏有自己的路,他虽然师承大宗师霍弃疾,但诸位要知道,萧凌雪师承的是三位大宗师!
她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这份实力,她身上有太多人的传承。
有徐长卿的,有萧厉的,有上官青霜的,还有姜峰自创的武道神魂融合的秘术。
这样一个人,凭什么打不过武藏?
而且诸位也要相信,武藏如果能走到后面,他也未必会输给萧凌雪。
此外。
总有人觉得,强者就能在这个世界里为所欲为,能凭借力量镇压一切,就能解决一切问题,可别的不说,历史上的强权人物,又有哪个能得善终?
许多人看书只顾着爽,却不思考里面的逻辑,总觉得在小说里,就应该当一个没心没肺,自私自利的人。
这也导致了许多作者描述的世界,也是强者拥有一切,统治一切,不服者杀,因为这样写容易爽,容易让人上头,所以有时候不是作者三观不正,而是网文市场所决定的。
但我不想这样写,我只是理智的告诉大家,这是一个有秩序的世界,这个世界正义的秩序永远大于邪恶。【我在492章也做了足够的解释,诸位可以回去细看。】
还有,关于庄墨渊的剧情。
一开始有人猜测,庄墨渊是主持十二圆桌的那个人,但其实不是。
有一点可以说明,那就是聂观被押送回南镇府衙的那一晚,庄墨渊亲自去见了他。
如果庄墨渊是那个主持会议的神秘人,他显然不需要亲自去见面。
其次,庄墨渊在地窟布局的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