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心中怀有大恨,方得此神通。
此恨生时难消,死后亦难消。
常人自是不知,邢荣有着怎样的过往,心中又怀着怎样的仇恨。
可他纵是怀着恨,也从不轻易释放自己的恨意。
他只杀,该杀之人。
他只杀,有罪之人。
他知道自己恨意太深,以至于连神魂都受到影响。
为了不让自己被这股恨意折磨,他也曾入佛门。
修佛法,念佛经。
试图以佛门之意,镇压心中之恨。
可后来现,连佛法也无法消弭他的恨。
于是又再度还俗,继而选择了加入军伍。
既然恨意难消,那就稍加控制。
蜀地多江湖宗派,亦多山贼水匪。
搬山军的任务,便是剿灭境内肆意为祸的武夫。
当然,对于朝廷而言,这些为祸的武夫,也不是都得全杀了。
毕竟都是有点实力的武夫。
或诏安,或充军,将他们送到相应的岗位,亦能体现他们的价值,也不枉这些人修行一场。
哪怕送到陷阵营里送死,多损耗敌军一点力量,一支箭矢,那也是好的。
然而。
邢荣自入搬山军以来,被他遇到的山贼水匪,几乎无一生还。
哪怕朝廷下了严令,不许他胡乱杀人,也依旧拦不住。
搬山军统帅曾在大庭广众之下,打了他一千军棍,打破了他的凡肉身,打得他皮开肉绽,鲜血淋漓,可他还是依旧不曾悔改,我行我素。
在邢荣眼里,只有一条准则!
肆意为祸者,残害无辜者,其罪当诛!
朝廷要将这样的罪人配,哪怕是废物利用,可在他这里,这个法子行不通。
唯有肉身的死亡,才是他们的归宿。
唯有无尽的折磨,才能让他们忏悔。
他们甚至都不配拥有投胎转世的资格。
邢荣的恨意有多深,他的杀意就有多深。
对于蜀国而言,姜峰算不算是敌人?
当然算了!
敌之英雄,我之仇雠。
于是他来长安比武,只是为了杀死姜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