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让大明休养生息,朱元璋不得不舍弃这些海外岛屿。
尽管理解朱元璋的诸多苦衷,但朱松在此事上并不赞同他的做法!
正因如此,朱松决定借东海练兵之机,一举攻下琉球岛。
表面上是为了解决东南沿海的倭寇问题,实则意在收复本就属于大明的领土。
前世未能目睹统一的盛景,此生,他誓要亲手实现这一梦想!
“好,就按你的想法行事!”
“大明如今已有此实力,无需再瞻前顾后!”
朱元璋听出了朱松语气中的坚定,不禁有些自愧不如。
他又何尝不想将东海诸岛尽归大明所有?
只是,之前的条件不允许罢了。
“儿臣谢父皇!”
得知朱元璋支持自己,朱松心中暗自松了口气。
是时候解决海禁问题了!
待清除东南沿海的倭寇,收复琉球岛后,大明各地的港口便可对外开放通商。
若要大明未来海上贸易繁盛,此路非走不可!
闭关锁国,绝非良策!
“陛下、汉王殿下,辽王有急报!”
此时,蒋瓛匆匆而来,还带来宁王朱权的亲笔信。
朱元璋望向朱松,示意他打开信件。
朱松心领神会,接过信件阅读起来。
“父皇,高丽已在铁岭卫屯兵!”
“高丽王王禑命李成桂为主帅,驻军鸭绿江,兵马约有十五万!”
读完朱权的信后,朱松脸上竟浮现出一丝笑意。
历史上,高丽终为大明所灭。
1388年,高丽兵铁岭卫,李成桂为主帅,但后来李成桂……
李成桂尚存理智,未与大明硬撼,选择归顺,并遵朱元璋旨意更改高丽国号为,标志着高丽王朝的终结。
李成桂亦成为国任国君,获朱元璋亲自册封。
奇怪的是,朱松穿越至大明后,铁岭卫的纷争竟迟迟未起,拖延至今,已滞后七八载。
莫非是因我而生的蝴蝶效应?
以往朱松未曾深究,但如今高丽已有动作,预示着历史进程未改。
然而,朱松誓要彻底改变这一局面。
高丽必灭,今后仅作为大明一省存在,妄图建国,纯属妄想。
穿越前,朱松最憎恨之国,除东瀛便是高丽,今既有此力,岂容两国继续留存?
“王禑胆大包天!”
“大明尚未动手,他竟主动挑衅!”
“莫非见我北疆猛将调往漠北,便以为大明可欺?”
朱元璋闻讯,怒极反笑。
王禑欲染指辽东,无异于自寻死路。
鞑靼、瓦剌皆已覆灭,王禑何敢如此?
朱松亦感困惑。
常理而言,王禑若稍具智慧,便不会在漠北初定之时与大明为敌。
但转念一想,此等行事作风,倒也符合高丽人不知深浅的性格。
后世之中,宇宙中心皆归高丽所认。
或许,此种性格源自高丽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