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地设于汉江畔,一座临时搭建的码头上泊有数十艘大小不一的木帆船。
抵达时,马和与秦武正率将士们训练。
这批水师虽多为新兵,但经严格筛选,皆为精英。
虽不及汉中老兵勇猛,却远朝廷正规军。
“马和,至西北可还习惯?”朱松唤其至前,关切问道。
“多谢汉王殿下,马和一切安好。”马和恭敬回答,心中却疑惑,为何朱松会将训练汉中水师的重任交给自己,难道不怕搞砸?
他曾随蓝玉、朱棣征战漠北,见过大世面,行军打仗颇为熟练,只是不解朱松为何如此信任自己。
“如此本王便放心了。”
“将汉中水师训练有素,本王定不亏待你。”
“你虽无根,但能力出众,本王十分看好你。”
“他日,本王还盼你能率领汉中水师,驰骋大海,为大明开疆拓土!”
朱松笑而点头,满是赞许。
“马和感激汉王殿下赏识,定当竭尽全力,死而后已!”马和倍感荣幸。
“嗯……本王欲赐你一姓。”
“从今往后,你便姓郑,名郑和,可好?”
朱松觉得直呼马和为名颇为不顺,索性将本应属于朱棣的历史使命揽于一身,并将郑和之名赐予了他!
马和一时语塞。
这就直接赐名了?
连姓氏都变了!
“郑和感激汉王殿下!”
尽管满心疑惑,郑和仍连忙跪谢。
“不必如此大礼!”
“数月后,汉中水师将征讨东瀛,本王封你为监军,随军出征!”
“以你目前的身份,暂不能授予实际军职,但若在东瀛战场建功立业,本王定能为你争取爵位!”
此言一出,郑和、秦武、耿青皆震惊不已!
给太监封爵?
历史上极为罕见!
唐朝虽有先例,如童贯、高力士等,但大明此举前所未有!
郑和激动得浑身颤抖!
他未曾料到,朱松会有如此承诺!
莫非自己这匹千里马终遇伯乐?
郑和对自身实力颇为自信!
他与朱松年龄相仿,自幼经历丰富,随父辈航行南洋,后被蓝玉大军俘虏,入宫为阉。
他多次随军北伐,其经历甚至过大明多数武将!
“本王言出必行,好好效力,本王定不负你!”
朱松一番勉励后,在郑和、秦武陪同下视察新兵训练,随后离去。
“殿下,为何您对这位……郑和如此器重?”
回王府途中,耿青好奇地问道。
“郑和乃人才,你们与他相处时间短,尚未了解他罢了!”
朱松含笑说明。
永乐年间,大明王朝有两位杰出人物,一是姚广孝,另一便是郑和!
他们身上有着共通之处,正如姚广孝深谙儒释道三家学问,郑和则对西方教义颇为熟悉。
正因如此,郑和成为七次下西洋的理想人选,由一位精通西方教义者引领船队远航西方,自是再合适不过!
耿青听闻此言,面露诧异。
心中暗想,我们对郑和了解不多,是因接触时间不长,但朱松与郑和的交往似乎也不深吧?
然而朱松并未多言,耿青也不便追问,只是对郑和这位太监有了新的认识。
此后三月间,汉中造船厂陆续下水六艘战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