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579章 还需父皇点头才行(第1页)

第579章 还需父皇点头才行(第1页)

“让你别说,偏要说,又惹父亲不快!”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尽添乱子!”

朱高炽瞪了朱高煦一眼,也仿朱棣之态离去。

“哼,好像他才是天下最聪明似的!”

“死胖子!”

朱高煦怒视朱高炽离去的背影,咬牙切齿,而朱高燧则面色阴晴不定,思绪难测。

朱高煦性格直爽暴烈,朱高燧则心机深沉,令人捉摸不透。

尽管他们年仅十四五岁,但性格已初露端倪。

另一边,朱元璋与朱松正筹备蒸汽机船的次试航。

汉王朱松对藩王们的封地了解竟胜于藩王自身。

晋王朱棡、湘王朱柏、蜀王朱椿、宁王朱权四位藩王与朱松亲近,常围绕其左右。

而秦王朱樉、燕王朱棣等藩王则更倾向于与太子朱标交往。

过完年后,众藩王多聚于西安府,朝堂之事始终是他们关注的焦点。

以往因朱元璋立下规矩,藩王不得干政,更勿论与朝臣交往。

但此次朱元璋破例,允许藩王参与朝政,使得藩王们心思活跃,欲与朝臣建立良好的关系,以增强日后在朝中的影响力。

然而,他们不知晓的是,朝中官员大多依附于朱松,中立派亦不敢轻举妄动,以免步儒官后尘,被朱元璋与朱标安排至应天府养老。

体制改革触动多方利益,儒家受影响尤甚。

朱松原计划逐步削弱儒家在朝中的影响力,却未料到朱元璋与朱标在迁都之时,将儒生安置于应天府,使其退出中枢,此举实为保护儒官之策。

将他们表面疏离,实则是在救他们的命。

若那些儒官仍留在朝廷核心,朱松定会寻各种缘由将他们清除,能否安然无恙皆是未知。

老爷子和太子大哥终究念及旧情,心存慈悲。

再者,若真对儒臣有所行动,必将对朱松产生负面影响,甚至引朝廷动荡。

即便朱松有能力平息,这亦非朱元璋与朱标所愿。

在汉中府一茶楼包厢,朱松与众藩王品茶论合作。

年节将过,元宵之后众人需返封地,藩王们急于与朱松商讨未来大计。

朱松刚忙完私事,便被藩王们邀至茶楼。

对藩王而言,朱松俨然财神,跟随他者皆已获利。

他们期望深化此等合作。

对初期便跟随的藩王,朱松亦大方,承诺日后让他们参与更多产业。

“九哥,老爷子说元宵后再回封地,还要给我们看好东西。

你可知是何物?”

正事谈毕,朱权终是按捺不住好奇,向朱松探问。

其余藩王亦将目光投向朱松。

“此事我不好说,到时自知。”

“或你们直接去问父皇?”

朱松无奈耸肩。

朱元璋故意卖关子,他作为儿子岂会拆台?

闻言,众兄弟知晓朱松定不会透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