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言差矣,工业与科技之进步,皆需科学为基!”朱松回应。
“吾欲得飞机大炮,此皆科学之赐!”
“航天器、宇宙舟之类,亦科学之成果!”
朱松无奈笑道,朱元璋听后更显困惑:“那这科学,究竟有无实用?”
“科学自然大有用处!”朱松坚定道。
“譬如笔记本电脑,父皇与兄长皆已见识,其效用如何?”
“此物甚妙,可览各类信息,亦可观视频!”朱元璋点头赞同。
“此即科技之结晶!”朱松顺势引导。
“一台电脑,便能存万卷知识,无需纸质书籍!”
“常读书,手机电脑皆可,网络之上,应有尽有,此乃科技之力!”
朱松再举笔记本电脑为例,朱元璋恍然。
“如此说来,科学确是良物!”
“你于汉中设立研究院,旨在培育此类科学之才吧?”
“归朝后,务必为大明多育科学之士,使未来之物早日现于大明!”朱元璋眼中闪光。
“自当如此,儿臣本就有此意!”朱松爽快答应。
数日间,在朱让杜的精心安排下,朱元璋不仅遍游汉中,还赴西安一行,更次体验了明国高铁。
初时,朱元璋与朱标对高铁不以为然,仅觉高铁站较汉中府火车站更为宏大豪华,列车亦更显精致。
坐上高铁后,父子俩的观念迅转变!
这高铁的时竟高达每小时几百公里!
从汉中至西安,仅需不到一小时,着实令人惊叹!
他们本以为汉中与西安的蒸汽火车已够迅,却未料到后世的高铁度更为惊人,至少是蒸汽火车的三四倍!
两天的西安之行结束后,他们返回汉中。
“不知定军山之事,朱廷烨处理得怎样了?”
回到总统套房,朱元璋便想起了定军山。
他从未忘记定军山,总想找机会前往探访。
“这有何难?网络搜索一番,看看定军山的相关信息便知!”
朱松一笑,随即用笔记本电脑查找。
很快,他现关于定军山的所有信息已从网络上消失,热门视频也无法再寻。
朱廷烨动作迅,未曾令人失望!
“你们都退下吧,今日便到这里。”
“朱让杜留下。”
朱元璋对陪同的藩王淡淡吩咐。
朱廷秋等人羡慕地望向朱让杜,不甘心地离去。
能多陪伴老祖宗一分钟,亦是荣耀!
为何老祖宗独留朱让杜?
待人全部离开,套房内仅剩朱让杜。
“你能否告诉朕,如今定军山情形如何?”
“数百年过去,寂军墓现状又怎样?”
朱元璋终于无所顾忌地向朱让杜询问。
毕竟,朱让杜知晓他们穿越之事。
“无需他言,儿臣即可告知。”
“寂军墓内,藏有三万余千年级尸王!”
朱松抢在朱让杜之前,缓缓说道。
“天道老祖所言极是,后人不敢涉足寂军墓,正因那三万千年尸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