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眉头紧锁,疑惑地问道。
“殿下误会了,臣妾确实身体不适。”
“再者,陈妹妹嫁到汉中已近一年,尽管殿下多在外征战,但既已归来,理应多加陪伴。”
“同为女子,臣妾能体会陈妹妹的心情。”
“她虽未向臣妾诉苦,但此事不言而喻,殿下亦应公平对待。”
徐妙锦一脸无奈地劝说朱松。
她未曾料到,自己竟会如此大度,劝夫君前往他室。
但为了当好这汉王妃,她只能如此。
“不可,本王初归,自当与你。”
“不过同寝而已,怎会伤及胎儿?”
“即便要去她那儿,也是明日之事,规矩不可废。”
朱松正色拒绝。
徐妙锦听后心中泛起甜蜜,感受到朱松的重视,便已心满意足。
“那好吧,今夜殿下留宿于此,明日再往陈妹妹那儿去。”
徐妙锦点头应允。
一夜平静,次日一家人共进早餐后,朱元璋与朱松父子步入书房。
此次北征大胜,漠北归顺大明,自然需行赏。
“老九,你说该如何赏你?”
朱元璋略显为难地看着朱松问道。
对朱松的奖赏,他确实有些为难。
难道要为老九之子封王?
老九日后必登皇位,给其子封王乃他分内之事。
在朱元璋心中,此次北征功当属朱松。
若无朱松提供的人力物力,以及汉中军的精良火器,此战难以如此顺利。
然而,如何奖赏朱松却成了难题。
朱松笑道:“儿臣无需奖赏,未上战场,仅随父皇左右。
若要赏,也应赏耿青等人。”
他确未直接参战,始终陪伴朱元璋左右。
朱松之意,乃不求个人封赏,但愿重奖汉中军将士,实则将自身功劳惠及全军。
朱元璋点头赞同:“如此甚好。
你已拥西域广袤之地,其他藩王艳羡不已。
此次不求封赏,他人亦无话可说。”
他深知,老九对封赏已无所求,王位、财富皆备,难以再赏。
除非直接赐皇位,但此乃后话。
既已排除朱松于封赏之外,接下来便议其他功臣。
汉中军将领秦武、耿青、周通等,皆获晋升。
“汉中军千户秦武,晋升为奉国将军,封洋县侯。”
“汉中军千户耿青,初封为昭勇将军,赐城固县侯。”
“汉中军千户周通,初封为宣武将军,赐宁强县侯。”
秦武、耿青、周通三人,不仅职位连升,爵位亦由伯爵跃升至侯爵。
同时,燕王朱棣麾下张玉、朱能二将,及朱棡部分将领亦得封赏,但未获爵位,足见朱元璋之偏爱。
然,谁敢置喙?
老九舍弃个人封赏,慷慨赐予麾下将士更多奖赏,有何不可?
多数将领破格晋升,文武百官即使有异议,恐怕也不敢直言。
毕竟,这是开拓疆土的功绩,此类封赏并不为过。
此外,朱元璋下令漠北新建的六城更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