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笑着点头。
……
事实正如朱元璋和朱松所料,哈马木父子活着的作用更大。
短短数日,各部族便再次派遣使者前来,就连阿鲁台和鬼力赤这两个侥幸逃脱的,也趁机派使者前来和谈。
阿鲁台和鬼力赤虽心有不甘,但此时已无力回天。
他们带去战场的十几万大军,逃回的不过两三万人,已难成大器。
若朱元璋有意,大军可直捣捕鱼儿海,剥夺他们最后一线生机。
草原上其余部落亦倾向投降,大势已去,即便他们勉强存活,也难有作为,甚至可能持续遭受大明军队的追击,直至绝境。
面对此景,两人纵有万般不甘,投降已成唯一出路。
“尊敬的大明皇帝陛下,我等已率草原各部前来乞降,恳请陛下宽恕我们昔日的过错。”
浩海达裕引领下,众部落使者纷纷向朱元璋跪下,行大礼,态度恭敬,再不敢有丝毫敷衍。
“嗯?你们当真愿意归顺大明?若不愿,朕亦不强求。”
“但这漠北之地,今后将归大明所有,朕不为难你们,只需迁离即可。”
朱元璋目光深邃,似笑非笑地说道。
“陛下,我等既已至此,自是真心归顺大明。”
“实言相告,草原上确有部落不愿归顺,现皆已西迁或北迁,不敢再留漠北。”
浩海达裕急忙解释。
“如此说来,你们留下的,皆已决心拥护大明,成为朕的子民了?”
朱元璋的笑容愈灿烂。
“正是。”
“恳请陛下赦免各部过错,自今日起,整个漠北皆属大明。”
浩海达裕连连点头。
“你们各部加起来,尚有多少可战之兵?”
朱元璋问道。
“回陛下,除去老弱妇孺,能战之青壮年约有五万。”
“老弱妇孺则有四十余万。”
浩海达裕如实禀报。
“好,自此刻起,你们及你们部族,凡留于漠北者,皆为大明子民。”
“你们亦可携家眷入住大明城池,朕先前的承诺依旧有效。”
“届时,你们原有的牧场也将由大明统一划拨给各部。”
“你提的五万人马,会被打散编入朝廷军队,你们可接受?”
朱元璋满意颔,提出了自己的要求。
“我等遵命!”
众人连忙齐声回应。
“甚好。”
“统计归顺人数及牧场分配事宜,便由浩海达裕负责。”
“封浩海达裕为忠顺王!”
“封其子哈马木为忠勇侯!”
朱元璋随即赐予浩海达裕父子爵位。
以夷制夷,此乃朱松先前的策略。
朱松认为,让浩海达裕与哈马木名义上统领草原部落最为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