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备火力的巨大差距,对他们而言如同降维打击。
他们十难敌明军一,再战只是徒增伤亡。
“撤退!快!”
“明器厉害,我们不是对手!”
阿鲁台与鬼力赤狼狈返回浩海达裕身边,急呼撤退。
“撤!”
浩海达裕见状,立即下令撤退。
鞑靼损失巨大,他看在眼里,不愿无谓牺牲。
然而马哈木已被朱棣率军包围。
他立功心切,欲擒燕王,却低估了朱棣的实力。
马哈木带人冲入朱棣阵营后,现已难以脱身。
“你们先走,我去救我儿!”
浩海达裕见儿子深陷困境,不顾一切,领兵冲向马哈木。
战场上,嘶吼与惨叫交织。
夜幕降临,混战方歇,部落纷纷被明军击溃,四处逃散。
战场上,血腥与硝烟弥漫,连朱元璋亦紧锁眉头,感叹:“火器之威,果然震撼!老九所言非虚,火器足以改写战争格局。”
明军中军帐,朱元璋与朱松审阅战报。
此役,大明军歼敌约十万至十五万,迫击炮之下,尸骨无存,断肢残骸遍地,精确计数难上加难。
战场上可清点之敌,约八万有余。
明军损失,则分两部分:汉中军伤者近千,亡者不足五百,重伤致残者亦需退役;藩王联军伤亡约八千。
大明以八千余众之代价,歼敌十余万,朱元璋甚感满意。
深知草原勇士机动性强,地形熟悉,敌众我寡之下,全歼实难。
能以半数兵力,歼敌一半,已属佳绩。
此战大胜,逃遁之敌,皆成残兵,再见明军,必心生畏惧,阴影难消。
如此敌军,何足为惧?待大明漠北城池建成,军队常驻,翻盘无望。
此外,战场俘虏敌军亦达八千余众。
战场上常能遇见些未死透或装死之人。
“父皇,这些俘虏该如何处置?”朱松问朱元璋。
“救治能活者,赦其罪;救不活者,给解脱。”朱元璋略作思索后下令。
“报,陛下、汉王,战损已统计,唯燕王及其部众未归!”周通急报。
“燕王何在?”朱元璋脸色微变。
“据说追击马哈木与浩海达裕父子去了。”周通禀报。
“胡闹!穷寇莫追,漠北地形他们更熟,深入追击,若有不测,如何是好?”朱元璋怒道。
“晋王与宁王已归,正整顿兵马。”周通答道,朱元璋稍安。
还好不是每个儿子都像朱棣这般急功近利。
老四怎会变成这样?难道被老九带坏了?
“陛下,燕王归来了!”又有将士来报。
“可有损伤?”朱元璋急问。
“燕王无恙,且生擒马哈木与浩海达裕父子!”将士答。
朱元璋闻言,心中大石落地。
毕竟是亲子,尽管朱棣近年行事越不顺眼,真要有个好歹,他亦会心痛。
不久,朱棣携张玉、朱能二将,押着被绑的马哈木与浩海达裕父子入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