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三、老十七,同样有机会!”朱元璋对朱棣、朱棡兄弟三人笑道。
至于老九,皇位迟早是他的,封赏之事自不必说。
“父皇此言当真?”
“封地就在漠北?”朱棣初露喜色,随即又黯淡下去。
漠北荒凉,岂能与南方富庶之地相比?但想到西域亦非乐土,心中稍感平衡。
“正是漠北!”
“你们打下的地盘,自是功绩。
子嗣们也有机会获封此地,看你们表现了!”朱元璋点头肯定。
“那我那两个儿子,岂不是也能封王?”朱棣对儿子封王之事颇为在意。
不论封地状况,终究也是藩王之位!
“谁说只有两个,你不是有三个儿子吗?”朱元璋笑道。
“这……儿臣确有三个儿子,但炽儿身为世子,将继承儿臣爵位,怎能封王?”朱棣满脸诧异。
朱棡与朱权亦露出震惊之色。
“朕有个决定尚未宣布,今后藩王不可世袭,须有功绩与能力,方能前往封地!”
“老朱家子孙日益增多,藩王之位岂能让无能之辈占据!”朱元璋淡淡说明。
朱棣称帝后,大明藩王如同家畜,不过是混日子罢了。
他岂能让此事再续?
先前已与朱松商议,废除藩王世袭,无能者不配王爵!
皇家子孙欲封王,要么战场立功,要么取得皇卫军校高等,否则便留京或父辈封地度日!
“这……父皇,儿臣不赞同此安排!”
“藩王若不能世袭,岂不天下大乱?”朱棣焦急道。
“怎会大乱?你虽不能世袭燕王,但也可为三子争取王位,一换三,不划算吗?”朱元璋挑眉反问。
朱棣闻言,一时语塞!
这似乎也有道理!
藩王之子亦有机会封王!
关键是,要么儿子有本事,要么父亲有本事,立下足以封王的功绩!
“此事待漠北平定后再议!”
“还是先商讨战事,何处开战较为妥当!”
朱元璋挥手示意,话题一转。
当前要之事,对朱元璋而言,乃是全然掌控漠北之地!
他构想中,漠北新城建立后,既要保留原住民,也要从大明迁徙民众前往。
此外,他计划在漠北修筑道路,搭建起与大明的商贸桥梁!
老九曾言,迁徙人口其实不难,只需在漠北提升福祉待遇,大明百姓自会欣然前往。
更能吸引原住民牧民,入驻新城!
毕竟,谁不愿安居乐业,而甘于茹毛饮血?
一切尽在朱元璋筹谋之中,但胜负仍系于这关键一战!
“儿臣以为,战场可选乌兰巴托外的阿尔格兰特!”
“若他们胆怯避战,我们正好直捣狼居胥山,看他们能否坐视不理!”
朱松手指地图,向朱元璋建议。
“好,战场便定于此!”
朱元璋即刻应允!
与此同时,各部落使者,包括马哈木在内,迅返回部落,通报谈判结果。
瓦剌与鞑靼一旦联手,骑兵总数可达二十五万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