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朱松提议的五座城池地点,朱元璋还额外标记了六处军事要塞位置。
至于这些城池和要塞周边的草原,可划分予已投降的中小部落,但实权仍掌握在驻守的藩王手中。
“老九,瓦剌部那边可有动静?”
朱元璋坐在马车内,手执漠北地图边勾画边问。
“尚无动静。”
“瓦剌人不傻,定会设法避开鞑靼,甚至拒绝其踏入领地。”
朱松笑道。
一旦瓦剌援助鞑靼,大明便有了直接对瓦剌用兵的理由。
“如此,瓦剌咱就不动了?”
朱元璋反问道,他确信瓦剌必战,料想朱松亦同此想。
“父皇过虑了。
瓦剌是否参与,由不得他们。”
“只要我们对鞑靼施压足够,无需我们动手,鞑靼定会设法迫使瓦剌就范。”
“最坏的情况是瓦剌与鞑靼先起冲突。”
朱松笑道。
“你小子,已将鞑靼与瓦剌算无遗策了!”
朱元璋闻言大笑。
“其实此战之初,胜负已分。”
“不论瓦剌意愿如何,皆无法置身度外。
明军与瓦剌终有一战!”
“但儿臣推测,最可能的情况有两种。”
“瓦剌与鞑靼必将,投降大明的定不在少数,负隅顽抗者亦然。”
“最佳策略是利用敌人制约敌人,这样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我方士兵的伤亡。”朱松笑着解释。
“嗯,你说得对!”
“我也没料到,漠北之战虽耗时长久,却远比攻打西域时要轻松许多。”朱元璋满意地点头。
封狼居胥,是每位将领心中的终极憧憬。
在漠北,燕王朱棣的大营里。
“父皇那边还没有新的指示吗?”朱棣在营帐中来回踱步,显得有些焦急。
“没有,目前还没有继续北上的打算。”
“估计在军事要塞建成前,父皇不会有所行动。”张玉无奈地摇头。
“这算怎么回事?我来漠北是为了杀敌立功!现在却在这里当起了工头,修建军事要塞!”
“这种事交给手下人去做不就好了?我们何必在这里干等?”
“真不明白父皇是怎么想的!”朱棣不停地抱怨。
深入漠北近两个月,偶尔才能遇到几个敌人,大部分部落一见他们就逃,不逃的也投降了,还不让杀。
朱棣心中郁闷至极。
他来漠北不就是为了建功立业,得到父皇的认可吗?
如今却只能整天待在大营里,无聊至极。
“父皇是打算等敌人自己送上门来。
等我们在漠北的城池和军事要塞都建成后,敌人就算反应过来也来不及了。”张玉说。
实际上,张玉认为这种方式最为稳妥,代价也最小。
但他理解朱棣的心情,这样的打法与朱棣的期望不符。
但这次北征的主帅是朱元璋,父皇亲自下的命令,无人敢违抗。
无论如何,这口气朱棣都得忍着。
“耿青和他的汉中军在做什么?”朱棣问张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