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儿臣能成电站与蒸汽机车之因!”
“内燃机项目亦在研究院中,未来数年,大明或将拥有自制内燃机!”
朱松自信解释。
“甚妙!”
“汉中至西安火车通车后,行程需时几何?”
朱元璋急问。
“汉中至西安,约莫一个时辰!”
“往返不过两个时辰!”
“只可惜,目前尚无法建造跨江铁路大桥,否则蒸汽机车一出,铁路可自西安府延伸至大明各处!”
朱松答道。
朱松提出分段建设铁路的建议:“遇到大江大河时,需下车渡船至对岸,再转乘其他火车。”
朱元璋急切地问:“依你之见,从汉中府至应天府乘火车需多久?”
朱松答:“大约两天。”
“但铁路修建远比水泥路艰难,需大量钢铁和木材,耗时或许两三年,乃至十几年方能连接大明各州府。”朱松无奈解释。
朱元璋鼓励道:“那便一步步来,我坚信这一天终会到来。”
回到王府,朱元璋进入自己院子,打开国运系统询问寂军墓之事:“若我葬入寂军墓,是否皇帝数目会增加一个?”
系统回复:“若宿主放弃应天府陵墓,选择寂军墓,寂军墓将成为十九帝魂安息之地。”
朱元璋心中所想得到确认,他早知后世大明十八帝葬于寂军墓,便有意迁陵。
幸得朱松答应在寂军墓为其修建陵寝。
北平,燕王府内,朱棣震惊:“西域竟两月内被汉中军攻下,父皇还封了老九手下四将为伯爵,这也太离谱了!”
他手下的将领,诸如张玉、朱能,皆为勇猛之士,为大明立下赫赫战功,却未曾获得如此荣耀!
在朱棣眼中,朱元璋此举无疑是明显的偏袒。
即便朱棣心有不满,此刻也只能与张玉、朱能等将领面面相觑。
唯一能慰藉他的姚广孝,已离开北平府,深入漠北筹备大计,不知何时能归。
若遇大雪封路,再见那和尚或许已是来年春暖花开之时。
“应天府传来消息,陛下为汉王另择一门亲事,令其娶礼部侍郎陈迪之女为侧妃。”
“陈家父女已随太子队伍前往汉中,婚期将近。”
张玉又报告了另一消息。
“什么?大哥又去了汉中?”
朱棣闻言,脸色愈阴沉。
他不介意老爷子为老九再订一门亲事,在意的是朱标又前往汉中。
难道父子俩如今连过年都不愿留在应天府,反倒偏爱在汉中度过?
不仅朱棣,其他得知此消息的藩王亦表情复杂。
老爷子似已对汉中府情有独钟。
“不行,最迟明年,本王必须有所行动!”
“否则在父皇面前,本王将彻底失去存在感!”
朱棣紧握拳头,咬牙切齿。
西域收复之事,再次深深触动了朱棣。
---分割线---
汉王府的美食,令朱标的口味愈挑剔。
西安府。
与徐妙锦出嫁时不同,陈优姿此次选择陆路,度反而更快。
自踏入西北之境,陈优姿便被马车窗外的风光深深牵引,那双明亮的眼眸中满是惊奇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