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看完旨意,不禁笑了。
他毫不犹豫,备好聘礼后,便召来礼部给事中,一同前往陈家宣旨。
在大明,皇帝口谕可由太监传达,但圣旨这种庄严之物,太监无权触碰。
以“奉天承运皇帝”开头的圣旨,须由翰林院承旨处或六部六科给事中来起草或宣读,即所谓的钦差大臣。
老爷子欲做媒,自然要找礼部的给事中来宣读圣旨。
而朱标则以大哥的身份,亲自去陈家下聘。
不仅朱标和钦差前往,蓝玉等淮西勋贵也乐于掺和,纷纷跟了过去。
陈迪在礼部衙门一听太子朱标和淮西勋贵全往他家去了,还有钦差要宣旨,一时愣住了。
他顾不得多想,连忙回府,只见不少太监正挑着礼品往府里送。
“臣陈迪,参见太子殿下!”
陈迪来不及惊讶,连忙上前向朱标行礼。
“陈卿免礼,本宫今日特来陈家下聘。”
“陛下有旨,接旨吧!”
朱标笑着对陈迪解释。
“下聘?”
尽管已有猜测,但听朱标亲口说出,陈迪还是感到惊讶。
陈迪之女,芳龄十六,犹待闺中,未许婚配,不料竟惊动龙颜。
此乃皇上亲自做媒之兆!
“臣陈迪恭候圣驾!”
不及多想,陈迪率全家向宣旨钦差跪拜。
钦差随即宣读圣旨,大意乃皇上欲纳其女为汉王侧妃。
“陈迪领旨,叩谢皇恩!”
陈迪心中震惊无比,未曾料想皇上会令其女嫁入汉王府。
昔日,陈迪定不愿此事。
而今,此结果对陈迪而言,犹如天降横财。
就连平日与礼部不和的淮西勋贵们,此刻亦投来羡慕目光。
陈迪顿悟,太子与蓝玉等人亲临其府之因。
谁人不知,蓝玉等淮西勋贵,及户部尚书张紞、礼部尚书詹徽,皆已投靠汉王朱松?
圣旨既下,陈迪亦入此列。
自此,他与张紞、詹徽、蓝玉等人,同舟共济。
且论与汉王关系,他更为亲近,毕竟名义上乃汉王之岳父。
“陈大人,恭喜!”
圣旨宣毕,蓝玉等人争相上前祝贺,热情寒暄。
陈迪甚感意外,往昔淮西勋贵骄横,何时如此客气?
仅凭一纸婚约,其地位已悄然攀升。
“太子殿下,不知皇上何时让小女前往汉中完婚?”
与蓝玉等人客套后,陈迪转向朱标询问。
“吾正欲北上汉中府过年,可顺路携令千金同往。”
“关于成婚的具体日期,待到汉中后,再由陛下选定一个吉日便是。”朱标笑问道。
“原来如此!”
“但小女此刻在宣城,若要数日内出嫁,需即刻派人前往宣城迎接至应天府。”陈迪急忙说明。
“如此甚好,婚事就此定下。”
“待令爱抵达应天,请派人入宫通报,以便我们尽早筹备。”朱标满意点头,吩咐道。
“臣遵命!”陈迪恭敬应承。
无论是否仓促,或心中是否乐意,朱元璋的圣旨已下,陈迪无法违抗,让女儿嫁往汉中已成定局。
违抗圣旨,那可是灭门之灾!
然而,陈迪对此婚事极为满意。
朝中上下,谁看不出皇帝与太子有意将储君之位传给汉王朱松?他陈迪目前仅为礼部侍郎,尚书之位空缺已久,或许借此婚事,他能更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