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个侧妃都要搞政治联姻这一套?
但他也明白了,陈迪或许是他拿下礼部的突破口。
礼部尚书之位空缺三年,一直由左右侍郎打理,或许陈迪将女儿嫁给他后,就能直接升任尚书。
若礼部尚书成了他的岳父,即便礼部还有其他官员反对,也难以掀起风浪。
另外,老九一脉又添了朱匣炀和朱匣灺两位子嗣。
老九一脉新增了朱匣炀与朱匣灺两位子嗣。
为朱松再娶侧妃,实为朱元璋早有之意。
朱松一直仅娶一妻,且预知梦境中未来朱松仅三子,这让朱元璋觉得子嗣稀少。
即便是普通藩王,朱元璋也鼓励他们多生育,为朱家延续血脉,更别提他视朱松为未来,子嗣怎能单薄?
梦中老九是在种种经历后才登基,他朱元璋无力改变。
但既然决定传位给朱松,便不能容他只娶一妻,生三子。
他能改变其他儿子的命运,同样也能在这方面影响朱松。
这或许是他唯一能掌控之处。
至于其他,朱元璋已无法插手,只能任朱松自行其是。
他既想让朱松多生儿子,又想在朱松生活中寻找更多存在感。
说到底,是自尊心作怪。
其他事务他已无法过多干涉朱松,甚至无法多提建议,改革展还得听朱松的。
但娶妻生子这事,总得听他的吧?
此乃朱元璋的真实想法。
朱松亦能领会父亲之意,虽感无奈,却也难以推辞。
然而,这又给朱松带来一个难题。
该如何向徐妙锦开口?
离开朱元璋后,朱松即刻找到周贵妃,告知了她父亲欲为其纳妃之事。
“此乃喜事!你身为汉王,至今仅秋儿一子,陛下希望你多娶一房,为朱家延续血脉!”
周贵妃显得理所当然。
她深知,儿子未来将为帝,届时后宫怎能人丁稀薄?
在汉中府的日子里,朱元璋每晚与她相伴而眠,两人常谈及朱松。
尽管朱元璋未曾直言,但她心中已明,皇位未来或将传于朱松。
因此,周贵妃更加赞同朱松再纳一妾,甚至认为这或许只是个开端,后宫将来或会再添新人。
“母妃,儿臣对此并无异议,但您应了解锦儿的心思。”朱松无奈提醒。
“锦儿之事,你不必挂心,我自会与她详谈。
你倒应先考虑何时迎娶陈家进门。”周贵妃爽快接过话题。
朱松的顾虑,周贵妃皆知。
与徐妙锦相处一年,她自认已深入了解这位聪慧且有主见的儿媳。
徐妙锦所求,乃一心一意之伴侣,这在寻常女子中实属难得。
但朱松若为藩王尚可,若为,则难免需纳妃嫔以繁衍子嗣。
此事已非朱松一人能定,关乎大明国本。
朱松之子,皆有可能成为大明继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