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阿力麻里前,朱元璋与朱松需为的英灵送行。
目睹汉中军英灵在赶尸道士指引下,自行前往汉中府,朱元璋不禁忆起定军山的寂军墓词。
“老九,西域已平,我们是否该归家了?”朱元璋问朱松。
“自然,回汉中府过年吧!”朱松笑答。
“汉中府那支不死不灭的寂军,朕知其存在。”朱元璋话锋一转。
朱松闻言一愣,旋即想到父亲预知未来,知晓寂军墓也不足为奇。
“儿臣在定军山建了寂军墓,安葬汉中军英灵,组成寂军。”朱松坦言,“意在危难时庇护大明。”
“为大明国运护航?那咱们岂不更有理由安息于寂军墓中?”
朱元璋听罢,话中有话地问道。
朱松一时语塞。
这老爷子真是想法多变!
应天府的孝陵已近竣工,那才是老爷子日后的安息之地啊!
若老爷子真想葬入寂军墓,朱松倒不反对,且凭老爷子的龙气,定能让寂军墓力量倍增!
但孝陵岂不白白建造了?
满朝大臣又能同意吗?
“父皇,您不是已有陵寝在修吗?”
朱松苦笑问道。
“那不是没更好的去处嘛?再说我都决定死后化帝魂,继续守护大明,孤零零在孝陵算怎么回事?在寂军墓里,日后还有众多将士为伴,岂不美哉?”
朱元璋笑答,不以为意。
“只要父皇能说服众人,儿臣无异议!”
朱松苦笑点头。
此事他确无立场反对,只能随老爷子心意了!
“就这么定了,西域已平,咱们该回朝了!”
“早点回汉中,到时让你大哥也来汉中府过年!”
朱元璋大笑。
他死后葬哪,自己说了算,轮不到别人插手!
孝陵未完便停,让老九在定军山修座皇陵,多大点事?
凭老九财力,有何难?
在朱元璋看来,这根本不是问题,他可不让朝臣们啰嗦坏事!
贡献阿力麻里五日后,朱元璋与朱松启程回朝!
仍走原路,轮台城歇一日,未返哈密卫,径直南下汉中府!
洪武二十六年冬月十五,朱元璋与朱松率汉中军重返汉中府,东察合台覆灭、西域归入大明版图的消息已先期传至汉中,亦向应天府蔓延。
抵汉后,朱元璋要之事乃制定西征功臣封赏名录。
身为亲征主帅,封赏事宜皆由他亲自裁定。
耿青、秦武、杨赫、周通等名将,不出所料,均在封赏之列。
杨赫虽镇守哈密卫,主管后勤,其贡献亦被朱元璋认可。
朱元璋早有意构建朱松的武将团队,对其麾下将领封赏自然慷慨。
随汉中军出征的蓝玉等人亦获封赏。
书房内,封赏名录既定,朱元璋召来朱松。
“老九,这是为兄拟定的封赏清单,你看看有无遗漏?”言罢,他将名录递予朱松。
朱松接过,浏览之余,面露惊讶。
朱元璋不仅奖赏汉中军将领,更为耿青、秦武、杨赫、周通四人赐爵。
此次封赏之丰厚,远昔日攻哈密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