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历史早已被老爷子改得面目全非。
朱允炆既已无法成为建文帝,靖难之役又何从谈起?
老四想要称帝,可能性更是微乎其微。
正如老爷子所言,只要他坚持传位于自己,老四又能有何作为?
他非朱允炆,对付一个燕王自是轻而易举。
这一结果,对朱松而言,无疑是个好消息。
朱松心中总有一丝不安萦绕,仿佛未来充满了不确定性,自己无法完全掌控,更像是被父亲牵引着前行。
表面上,他看似取得了胜利,长久以来的奋斗与渴望的认可,在那个夜晚悉数获得。
然而,这份认可来得太过轻易,仿佛是父亲轻易给予的馈赠。
尽管父子俩今晚坦诚交流了许多,但他总感觉父亲仍有所隐瞒。
“你在沉思什么?”嬴政的声音适时响起。
对了,自己竟忘了这位存在!之前正是嬴政提醒自己,父亲可能已洞悉了自己的秘密。
“始皇帝,你刚才也听到我和父皇的对话了吧?”朱松直接问道,“你觉得父皇心里究竟在盘算什么?”
嬴政反问:“你父皇是何许人也?”
“这还用说?大明朝的开国皇帝啊!”朱松不解地回答。
“朕同为皇帝,且为始皇帝!”嬴政傲然道,“你父皇的心思,朕断言你未必比朕更为了解!你只需将自己置于他的位置,便能大致揣测明白!”
嬴政这番分析直击要害,让朱松眼前一亮。
“换位思考吗?”朱松喃喃自语,“还真是旁观者清啊!”
他恍然大悟地点点头,瞬间明白了过来。
只是今晚的对话太过突兀,没给他太多思考的时间罢了!
即便没有嬴政的提醒,朱松细细思量,也能想通其中关节。
说到底,他只是没有从一个皇帝的角度去审视这个问题。
“假如你是皇帝,拥有如你这般凡的儿子,你会如何应对?”嬴政继续问道,“对你来说,儿子亦是臣子,一个才华横溢的臣子,终将成为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剑!”
“在你父皇正式传位前,任务只会越来越多。”嬴政笑道,确信朱松已有所悟。
“确实如此,能者自当承担更多。”朱松回应。
“我总算明白父皇为何如此重视收复西域了。”朱松继续说道。
“照此推理,西域之战绝非终结。”
“或许西域之后,便是漠北。”朱松点头赞同。
始皇帝魂的影响显而易见,让朱松迅洞察了局势。
嬴政所言不虚,身为朱元璋之子,他亦是臣子。
若他为帝,拥有如此能臣,定会图谋疆土,征服四方。
想通此节,朱松心中的不安烟消云散。
即便感觉被父亲利用,但这何尝不是一种认可?毕竟,其他藩王尚无此等机会。
“有机会,我应与父皇和始皇帝深入交流。”朱松突然说道,让嬴政一时无语。
一夜过去,次日清晨,父子三人共进早餐,朱元璋神色如常,仿佛昨夜之事未曾生。
朱松心领神会,未在朱标面前提及昨晚话题。
“老九,若无事便自行忙去,我稍后去大戏院听戏。”朱元璋笑道。
“听说有新戏上演,你写了不少好剧本?”
“确有此事,但剧本非我一人所作。
我在汉中大戏院培养了创作团队,他们才是主力。”朱松解释。
这批作者,才华不输后世文人。
后世有云:艺术植根生活,越其上。
文学创作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