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车道被封锁,只允许特定队伍通行,旁观者只能站立于两侧人行道。
王府内,朱松与老爷子及家人共进早餐后,率领全家前往大街上特设的观礼台。
当日,朱元璋身披龙袍,矗立于观礼台,朱松则铠甲加身,立于其侧。
另一边,太子朱标同样蟒袍裹身,眼神充满期待。
父子三人的亮相,瞬间激起现场民众的惊叹。
“陛下,仪式已筹备完毕,随时可以启动!”此时,铠甲装束的耿青上台向朱元璋报告。
“那就即刻开始。”朱元璋含笑点头。
朱松随即通过现场的音响系统宣布仪式第一项:“请大明皇帝陛下致辞!”同时,一个话筒支架被置于朱元璋面前。
朱元璋略显意外,未料到有此安排。
“父皇,儿臣已为您备好演讲稿,照着念即可。”朱松笑言,递上早已备好的讲稿。
朱元璋虽感突然,但见内容简短且鼓舞人心,便接受了安排。
街道上,所有民众的目光都聚焦在观礼台上,渴望聆听大明皇帝的言辞。
观礼者不仅有汉中城民,还有众多外来商队及外国使节。
他们对皇帝的讲话尤为感兴趣。
汉中城民对音响设备已习以为常,而外邦人则对此惊叹不已。
朱元璋的演讲将现场气氛推向。
朱松趁机宣布仪式第二项:方阵检阅。
随着耿青一声命令,七千汉中军将士,以五百人为一阵,自城门始,井然有序地步入汉中城街巷。
先映入眼帘的是汉中军的重骑兵阵,五百铁骑,人马皆披甲胄,步伐一致,气势恢宏,令围观民众惊叹连连。
随后,轻骑兵阵灵活跟进,虽装备不似重骑华丽,但手持锋利武器,尤以劲弩为显,同样引人注目。
继而,装备新式滑膛武器之阵出现……
每一阵经过,皆引民众阵阵惊呼,欢呼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皇上!”
“太子千岁!”
“汉王千岁!”
“大明威武!”
“……”
欢呼声浪高过一浪,经久不息。
当阵即将通过观礼台前,朱元璋在朱松示意下,对着话筒高呼:“将士们辛苦了!”
回应他的是五百将士整齐响亮的“大明威武!”之声,气势磅礴,震撼全场,连朱元璋亦被感染,心中激荡。
这感觉,奇妙无比,令他热血沸腾。
无需朱松提醒,此后每有阵经过,朱元璋皆依样喊话,民众热情持续高涨。
近一个时辰后,所有阵皆通过观礼台,民众欢呼达到顶峰。
正如朱松与朱元璋所料,此次仪式极大地激了民众的热情。
目睹此景,朱元璋与朱标满心欢喜,父子俩已久未如此开怀。
大明的军威,堪称举世无双!
外族旁观,无不瞠目结舌。
那雄壮之姿,凌厉之气,足以荡平四海。
汉中军甲胄鲜明,遁甲方阵严整,钝器盾牌配备齐全,令人望而生畏。
试问,何军能与之争锋?
观礼台上,蓝玉等淮西勋贵同样被深深震撼。
“此乃真正的汉中军!”
“与之相比,我朝军队相差甚远!”
蓝玉心中惊骇,不禁感慨万千。
不久,大典在朱松的总结中圆满结束。
汉中军虽已撤离,皇帝、太子、汉王亦已离去,但目睹大典盛况的百姓们仍热烈讨论不止。
“父皇,您看到汉中府百姓脸上的自信了吗?”
回到王府,朱松笑问。
“确如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