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不如子,岂不惭愧!
“咦?百姓月收入中,房贷支出竟占两成左右?”
朱元璋忽觉一异象。
此现象大明他处绝无,因除西北外,大明不知房贷为何物。
“确然,汉中府人均收入,已近一两银子。”
“以五口之家为例,两成人工作,月入至少五六两。”
“寻常百姓房贷,每月约一两,但余八成,即至少三四两用于生活。”
“此余额,已非应天府百姓所能及。”
张紞苦笑说明。
若于应天府同调,人均可支配收入或仅汉中府半数,此已乐观,实则更低。
应天府薪资,远不及汉中,月余一两已属难得。
一户月入二两,已是佳绩。
“似有道理。”
朱元璋点头赞同,却未知收租之乐。
西北房贷回收,已成天文数字。
“汉中房价是否偏高?较应天府尤甚。”
“此地四室二厅新宅,应天府仅可换小宅。”
朱元璋留意到汉中房价。
“此乃相对,汉中百姓收入本高。”
“汉王有言,此乃市场必然。”
“百姓增收,亦需合理消费,经济方能繁荣,良性循环,相辅相成。”
张紞解释。
“你倒学会替老九说话了?”
朱松笑看张紞。
选张紞无误,此人适助老九。
张紞与朱元璋汇报毕,整装返应天府。
朱松则开始忙碌。
朱松计划在八月初一举办一场盛大的庆典,并打算将此庆典作为传统,年年举办。
他还将八月初一定为了汉中军的建军节。
这一天,朱元璋正沉浸在朱松赠送的教材中,朱松突然到访。
“父皇,三日之后便是八月初一,汉中即将庆祝建军节,届时会有盛大庆典。
儿臣希望父皇能亲临现场,检阅军队。”
朱松直接向朱元璋说明了庆典之事。
“建军节?庆典?”
“有这个必要吗?”
朱元璋一时还未反应过来。
“当然有必要!庆典是对军队武装力量的一次检阅,能彰显军威,振奋士气,鼓舞人心!”
“更重要的是,能让大明百姓更深入地了解我们大明朝的军队,是一支历经百战的雄师!”
朱松一脸认真地解释。
举办庆典,无论对军队还是百姓,都是益事。
听完朱松的解释,朱元璋点了点头。
“你说得对,大明百姓确实需要更了解我们的军队,这样的庆典也能拉近百姓与军队的距离。”
朱元璋缓缓说道,脑海中浮现出朝廷军队中的不良现象,以及军队与百姓之间的紧张氛围。
如果能通过这场庆典,真正拉近百姓与军队的距离,那确实是一件好事。
“不仅要让百姓看到,还要让那些在汉中经商的外邦人瞧瞧!”
“这可是彰显国威的最好方式!”
朱松笑着补充。
“嗯,有道理!”
“你的想法很好,就这么定了,这场庆典,我定会亲自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