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么汉王糊涂,要么汉中军即将出征。”朱棣面色阴沉。
此时往哈密卫运粮,本就非同寻常。
加之老爷子和太子恰好此时抵达汉中,令朱棣心生疑虑。
“殿下认为,汉王朱松欲出征,且已得陛下支持?”姚广孝心中一动。
“这哪是巧合?”朱棣皱眉,“只是不知目标何在?”
“哈密卫周边,唯有东边的瓦剌部和西边的东察合台。”
“且蓝玉、冯胜等淮西勋贵随行,战事或将一触即。”
“贫僧以为,攻打西域的可能性更大。”姚广孝道。
相较于瓦剌部,东察合台显得较为孱弱,更易掌控。
姚广孝略作思考后,吐露了自己的看法。
“莫非父皇暗示老九进攻西域?”朱棣一念及此,心情顿时沉重。
河西走廊初定,怎就急于对西域用兵?难道父皇早有收复西域之意?若真如此,为何只遣老九,而非其他藩王共襄盛举?此举未免偏颇。
“派一队人马绕过河西走廊,直入西域,务必密切关注那边动向!”朱棣面色阴沉,向张玉下达命令。
……
汉中府内,朱元璋与朱标频繁造访王卫学院,偶或随蓝玉一行,检视学员操练与学习状况。
然父子二人每次逗留不久,以免身份所累,干扰正常秩序。
一日自学院归府,朱元璋轻声问朱标:“标儿,蓝玉他们近来是否与老九过从甚密?”
朱标摇头答道:“儿臣在场时,九弟与蓝玉等人确有数次会面,相谈甚欢。
至于私下情形,儿臣则不得而知。”
朱元璋轻笑:“老九也好,蓝玉那帮人也罢,皆非泛泛之辈。”实则蓝玉等与朱松亲近,正中朱元璋下怀,否则他不会将蓝玉一行悉数带来。
朱标话锋一转:“张紞曾与老九交谈,儿臣亦在场,所谈皆关于汉中府事务。”
朱元璋淡然吩咐:“过几日,便安排张紞返回应天。
他此行已近一月,是时候归去了。”
“儿臣稍后便告知张紞此事。”朱标应承。
朱标急忙点头应允。
“今日在王卫学院,你已目睹其设定的毕业标准,对此你有何见解?”朱元璋话锋突转,询问起来。
在王卫学院时,朱元璋已特意探询了四个等级毕业证的获取条件。
“这……儿臣难以妄加评判。”朱标答道。
“常人或许有望获得高等毕业证,但那特等毕业证,条件极为严苛,需文武双全且双科卓越,方能得之!”
“毕竟他们只是一群十几岁的孩子,想要获取特等毕业证,实在难上加难!”言及此,朱标不禁苦笑。
“确实,这特等毕业证得之不易!”朱元璋深有同感地点头。
“或许一年都难出一个!”他补充道。
“九弟或许有他的打算!毕竟,能获得特等毕业证的学员,毕业后可直接担任千户级别的军职!”朱标若有所思地说。
一毕业便起点如此之高,难度之大也可想而知。
毕竟,千户之职,绝非寻常。
“国运系统,老九所创的王卫学院,能拿到特等毕业证的人究竟几何?我记得你曾说过,朱匣焌也获得了此证吧?”朱元璋转而询问国运系统。
“王卫学院的特等毕业证,百年难遇,能获此证者,皆为人中龙凤!”国运系统解释道。
“百年才几人?”朱元璋闻言,面露惊愕。
“皇卫学院特等毕业证,大明五百年来,历史上获此证者不足三十人!”
“真是屈指可数!”
“而获此证者,无一不是名垂青史之人!”
周定北、于谦、王阳明等人,自皇卫学院毕业后,皆成长为独当一面的军事奇才,在大明对外征战或抵御外敌的关键时刻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国运系统的解释让朱元璋暗暗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