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501章 此行真是不虚(第1页)

第501章 此行真是不虚(第1页)

“诚然,职业军人乃军队取胜之关键。

然此类精锐,多用于前线正面作战,人数无需过多。

儿臣简述义务兵、预备役与职业军人之别:义务兵,乃适龄青年,十八岁入伍,服役二至三年,期满即可退役,回归常态生活。

退役军人,战时亦可迅集结,成为预备役,国家危难之际,可迅成军。

预备役,乃国家之坚实后盾。

职业军人,则为精锐中的精锐,服役期长。

除高级将领外,更有冲锋陷阵、攻城拔寨之勇士。”

朱松娓娓道来,朱元璋与朱标眼中光芒渐盛。

初时二人尚觉高深莫测,渐而领悟义务兵、预备役与职业军人之利。

义务兵与预备役,与卫所制有相似之处,然卫所制如黄册,束缚军户,世代沿袭,子孙亦然。

朱松提出的义务兵与预备役制度,既保留了卫所制的优点,又能确保大明战时兵力充足,迅动员士兵。

和平时期,士兵服役两三年后即可回归正常生活,自由选择职业,不再局限于卫所务农。

“国运系统,你觉得汉王朱松的改革方案是否可行?”朱元璋问道。

系统回应:【汉王朱松的方案,乃后世先进军队制度的体现,远非当前的卫所制可比。

但要实现此方案,需国家财政支持。

未来军队展,需正规化、精细化,装备优势才是战争胜利的关键,非人数多寡。

汉中军虽人少,装备却极为先进。

可让汉王朱松先在西北及西域试验改革,设立西部战区。

大明可逐步推进,不必急于全面改革。

朱元璋听后心中大安,决定待朱松攻下西域后,让他在西北地区实施军事改革。

汉中军与朝廷军将一同整编,按朱松的方案进行。

一旦成功,其他地区亦可逐步改革。

“你的建议甚好。”朱元璋道,“但裁军与改革非同小可,卫所制亦非短期可改。”

“然而,我可应允你,一旦你征服西域,西部战区便由你直接统辖,届时,此地的朝廷军队亦将遵从你的指挥,率先推行革新!”

“我意先令朝中百官目睹革新之利,而后大明各地再循序渐进,你以为如何?”

朱元璋主意已定,便向朱松坦诚相告。

“父皇此言当真?”

朱松闻言,心中一惊。

朱元璋方才此言,他本是随口应答,未曾料想老爷子竟会即刻采纳其议,着手裁军或军改!

老爷子如今决策如此果断?

他竟如此信任自己?

“我岂会以如此军国重事为戏言?”

“总之,话已至此,如何处理,你自己权衡!”

朱元璋轻笑,不以为意。

实则,他之所以迅决定由朱松主导革新,关键在于先前国运系统的提示——装备的绝对优势!

这也让他恍悟,朱松何以敢言以三万之众即可攻克东察合台!

精兵强将,加之装备上的绝对压制,以寡敌众,自然不足为奇!

他深知并期盼着老九能尽快施展那些足以碾压外邦的手段!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