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松无奈叹息,深知老爷子此次心意已决。
“收复西域后,我打算交由你管理。”
“朝廷之事你无须操心,实在不行,我现在就封秋儿为雍王,将西域作为他的封地!”
“放心,我岂会让你白忙活!”
朱元璋豪迈挥手,甚至提出将西域作为朱匣秋的封地,这让朱松大吃一惊!
雍王?
藩王世子哪有直接封王的道理?
一家两王,老爷子此言真乃大胆!
若其他藩王兄弟闻此,心中会作何感想?
一时间,朱松思绪万千!
老爷子这番话,信息量巨大!
封朱匣秋为王,赐西域为封地,这显然不可能,但他却如此言说!
为何?
核心在于表明自己的立场吧?
“孩儿明白了,既然父皇有此意愿,孩儿将着手筹备,定助父皇收复西域!”
“至于兵力,三万足矣!”
话说至此,老爷子态度明确,鼓励我放手去做。
另外,封朱匣秋为王是何意?
要知道,唯有皇子方能直接封王!
其余藩王世子,仅能承袭爵位,欲成初代,绝无可能!
这背后含义,让朱松略感振奋!
更甚者,即便老爷子不说,收复西域亦是后之志!
只不过因老爷子之意而提前罢了!
我迟迟未动收复西域之念,实因收复后治理权归属不明,或由朝廷亲理?
老爷子既言西域将交由我,我亦无所顾忌!
统治全球之念,我虽有,但目前仅能空想!
即便成真,亦需殖民,且可能耗尽一生!
诸多问题待解,如谁愿远离故土,为大明镇守异域?
又如人口、宗教等诸方面问题!
我之计在于步步为营,先定西域、漠北,再进军中亚乃至西亚!
汉化他国之路漫长,非一代人之力可达,需世代努力!
老爷子有言,一代人做一代事!
132:朱元璋叹曰:吾之婿辈,皆非良材!
“三万人?”
闻朱松之言,朱元璋与朱标皆面露惊色!
皆知汉中军骁勇,然三万人是否过少?
东察合台非同哈密,其兵力至少十万,若要集结,二三十万亦非难事。
此等兵力差距,足足有十倍之多!
忆往昔,蓝玉北征,率军至少十数万,而攻西域仅用三万,听起来颇有几分不可思议。
“九弟,东察合台兵力几何?”朱标忧虑地问道。
“东察合台都城阿力麻里,兵力约十万,”朱松答道,“加上麾下各部落,总兵力或在二十五万至三十万之间。”
东察合台非单一政权,与北元瓦剌、鞑靼部相似,皆由众多部落构成。
阿力麻里作为国都,掌控十万常备军,其余部落兵力从数千至数万不等,总计二三十万绰绰有余。
“看来你早已对西域了如指掌?”朱元璋闻朱松随口道出东察合台兵力,心生惊讶。
“儿臣地处西域之邻,加之贸易频繁,对西域情况颇为熟悉。”朱松笑道。
“既知东察合台兵力数十万,你何以确信三万兵马足以攻下?”朱元璋诧异追问。
“父皇,战争胜负,非人数多寡所能决定。”朱松自信满满,“攻东察合台,三万兵马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