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听你述说之历史,便知朱元璋非泛泛之辈,千古一帝之称,名副其实。”
嬴政的声音适时响起。
心想,这可是你老爹,总得说点好听的!
罢了,就让朱元璋与朕并列吧!
这才是嬴政内心的真实想法。
“看来始皇帝对本王父皇的评价颇高啊!”
朱松当即笑出了声。
想必嬴政若露面,定会气得不轻!
他怎敢给朱元璋丝毫差评?
心中略感忐忑!
另一边,书房内。
朱元璋正翻阅账本。
“夏粮9995万石,早稻2329万石,秋粮万石,棉花384万石,油料1476万石!”
“此乃西安府去年之总和!”
“今年夏粮已至万石,竟远去年!”
朱元璋看罢,感慨万分。
老九引入的作物与种植之术,确为大明解决了粮食之忧!
粮食无忧,经济展更无后顾之忧!
“此仅为西安府之产量,若加之汉中府及西北各地,西北百姓岂止存粮自足,更有余粮外销!”
“且西北之地已免粮税,仅征商税!”
朱标连连惊叹。
“好!老九干得漂亮,这账目绝非虚报!”
“一路行来,亲眼所见,确凿无疑!”
朱元璋满意点头。
“相较于西安府,朕更欲观汉中府之变!”
朱标笑道。
“不急,明日启程汉中,晨光出,日落可至!”
“随行大军,驻西安城外即可!”
“轻装前行,随老九至汉中!”
“西北之地,无须众人相随!”
朱元璋对朱标吩咐道。
“遵命,父皇!”朱标迅回应。
“但儿臣感觉老九似乎有些不同以往。”片刻后,朱标似有所悟,对朱元璋提醒道。
“哦?此言何意?”朱元璋颇为好奇。
“儿臣说的是老九给儿臣的直观感受。”朱标解释道,“之前来汉中时,九弟身上并无此感。
而此次,儿臣觉得他身上散出一股凡的气质。”
“莫非是因为他道法日益精进?”朱标提出了自己的猜想。
确实,朱松已突破至真人境界,与之前判若两人,朱标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
“竟有此事?朕倒未曾察觉。”朱元璋闻言,若有所思地点点头,“不过经你这么一说,老九的气质确实与众不同。”
“九弟这些日子的变化确实不小。”朱标微微点头,心中却暗自思量,朱松身上定有更多不为人知的秘密,但他不便多问,更无法与朱元璋探讨此事。
“国运系统,你对此有何看法?”朱元璋突然心念一动,向国运系统问,“你之前曾说,见到老九后能帮我分析清楚。”
【宿主是指汉王朱松身上的秘密吗?】国运系统即刻回应。
“正是。”朱元璋道,“你不是说过老九身上有很多不同寻常之处,甚至有些是你都无法推演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