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车或运输车队行经,最长亦不过十日,时间较以往减半有余。
此乃水泥路之利:既宽敞平坦,又规划直线,避免了曲折弯路。
古时道路多依村镇而建,而朱松的水泥路仿后世高,主要连接州府,小村小镇多不在其列。
加之橡胶轮胎助力,交通商贸更为便捷。
唯橡胶产量有限,轮胎车辆难以普及。
后续计划围绕主线道路,展广泛路网,连通周边区域村镇。
如后世公路分级,高与村镇公路不可同日而语。
修路资金需官府或朝廷拨给。
藩王欲修境内路,需向朝廷申请,费用藩王府与朝廷各半,朱松仅负担人工。
修路细则公布后,各地藩王蠢蠢欲动。
然黄河以北如北平、太原等地,暂无法受益,因西安至应天之路尚难及远。
鲁王、周王已申请并入主线公路,朱松已批,预计动工在即。
江南、东南、两广经济圈新设之地,亦在朱松建设考量之中。
目前,汉中至广州、广州至泉州、泉州至应天三条主线公路正筹备施工中。
将水泥路从应天府延伸至汉中府,构成一个大圈,几乎覆盖了大明除东北部以外的所有疆域。
随后,各地的地方公路网可依托这些主干道逐步建设。
届时,大明的交通将大为改善,虽不及后世,但相较于以往,出行所需的时间和成本将大幅减少,至少减半。
唯有如此,大明的经济方能借由交通的便利迅展。
……
在应天府,朱元璋与朱标父子于西巡前已做好周全安排。
朝廷日常运作暂由六部各自承担,重要事务则经锦衣卫快马直送汉中府。
此外,蓝玉等淮西勋贵及户部尚书张紞亦随西巡队伍同行。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朱元璋将京畿防务及兵权托付给了徐辉祖,此人乃燕王朱棣与汉王朱松的大舅哥,前任防务负责人曹国公李景隆被替换,此举引人遐想。
徐辉祖的背景不容忽视,其妹夫皆为实力不凡的藩王。
加之朱元璋此行目的正是探访汉中府的汉王朱松,这不禁令人猜测,老爷子或许在考量从藩王中挑选朱标的继任者,而最有竞争力的无疑是朱棣与朱松。
按理说,此时不宜将京畿防务交予徐辉祖,但朱元璋却偏偏这么做了。
皇宫内,朱元璋与朱标正悠闲漫步。
明日,他们便将踏上前往汉中府的旅程,得益于新式座驾与新修的水泥路,预计五日内即可抵达。
在水泥路修建之前,马车自应天府至汉中需耗时十日以上。
此行时间减半有余,令朱元璋颇为满意。
“标儿,行李可都备齐了?”朱元璋问道。
“均已备妥,九弟马车宽敞,尽可容下。”朱标笑答。
即将前往汉中,朱标心中满是激动,此般期盼前所未有。
“望我等离去后,应天府能平静些。”朱元璋忽道。
“父皇是忧虑京师有变?”朱标心头一紧。
“大变应无,但暗流涌动难防。”朱元璋颔。
此行,朱元璋另有计较,欲以钓鱼之法,察其走后朝中是否会出现第二个胡惟庸,尤其在老九与儒家文官间利益冲突已显之时。
“若真有此事,当如何?”朱标忧虑。
“真有才好,最怕无事生!”朱元璋冷笑。
他欲借此为老九清除障碍,凡此时露头者,皆记下,日后一并清算。
“那您为何将京畿防务交予魏国公?”朱标不解。
徐辉祖既是老九之大舅,亦是老四之大舅,其立场何向?或老爷子欲借此试其心?
念及此,朱标暗自惊叹,老爷子试探人心之术,从未减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