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青,传令下去,汉中府上下即刻筹备,迎接圣驾!”朱松阅毕,即刻对耿青下令。
“殿下之意,陛下即将莅临汉中?”耿青亦是大惊。
“不仅是老爷子,连本王兄长亦同行。”朱松笑道,“难怪老爷子急于修筑西安府至应天府的水泥路,原是为了便于西巡。”
朱松对朱元璋与朱标即将到访汉中府并不感到突兀,心中早有此预见。
虽之前仅为揣测,却未曾料到这一日会如此迅降临。
“我们应做何准备?”耿青急切询问。
“关键是确保老爷子和太子爷得到周全照料。”朱松思索片刻,“此事还是交由袁管家处理更为妥当。”
耿青闻言,面露尴尬。
他自知在伺候人方面并不擅长,平日里跟随朱松,彼此习惯已深,但在皇帝与太子面前,他这样的粗人显然不适合安排接待与伺候之事。
“我们去一趟王卫学院。”朱松决定道。
信中提及老爷子和太子朱标将莅临汉中,并计划带着蓝玉等人参观王卫学院,朱松自然需提前筹备。
路上,耿青听闻朝廷也要设立皇卫学院,一脸惊愕。
“不过是依样画葫芦罢了,老爷子指望蓝玉这些骄兵悍将能帮他培养出军事人才。”朱松笑道。
自他决定创办王卫学院起,就已料到朝廷可能会效仿。
但照葫芦画瓢容易,学到精髓却难,尤其是教材和教学方法,才是最关键的。
老爷子领着蓝玉等人组团前来学习,想必也有此打算。
朱松此刻正权衡是否支持老爷子创办朝廷的皇卫学院,或是暗中保留实力,仅让他们浅尝辄止。
然而,朱松并未急于决策,因他尚不确定老爷子和太子大哥对自己的真正态度。
朱允炆与朱允熥已就藩,朱松深知这意味着老爷子不可能再从这两兄弟中择继承人。
如此一来,继承人必在诸子中挑选,而立嫡立长的旧规也将被打破。
朱松绝不相信老爷子会将大明江山交予如朱樉那般之人。
眼下,最有可能的候选人便是他与北平府的燕王朱棣。
朱松对自己充满信心,西北的成就远朱棣,无论是军事还是治理,他都远朱棣。
他难以想象老爷子会选择朱棣而非自己的理由,至于其他皇子,根本不在考虑之列。
关键在于,老爷子和太子大哥是否已决定将大明江山交予他。
若此点确定,那么皇卫学院的建立,即便朱松毫无保留也无妨,因为这迟早会是他的。
但世事难料,若老爷子有其他打算,朱松亦会做好准备。
他不会为他人做嫁衣。
因此,诸多事宜需待老爷子和朱标抵达汉中后再定。
不过,朱松预感,无论是老爷子还是太子朱标,心中已有了抉择。
……
王卫学院。
二月初,王卫学院已竣工并启用。
经过一个多月的选拔,最终录取了三百名学员,其中文科生不足五十,其余皆为武科生。
朱松深知北方文人稀少,且西北民风剽悍,多习武者。
如耿青、秦武、杨赫、周通、陈启等人,皆因身手出众被朱松看中,非文人出身。
但他们中亦有人爱读书,秦武与陈奇常阅战争、兵法之书。
而耿青、周通等人则痴迷于武艺,日日苦练,身形魁梧,更适于担任教官,负责军事训练。
秦武则较为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