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炆此番动静甚大,周遭的宫女太监皆已知晓,恐怕不久整个皇宫都将传遍。
“那便不必隐瞒了,你亲自去太子那里通报一声。”朱元璋淡然处之,挥手示意。
众人皆知也好,如此对外释放的信号更为明确,免去朝臣们的无端猜忌,使他们收敛杂念。
然而,后续的连锁反应仍在持续。
消息先传至东宫。
朱允炆未在读书时间出现,黄子澄焦急寻找,现他神色恍惚而归,额头血迹斑斑。
黄子澄惊愕万分,急忙询问,但朱允炆不予理睬,径直去找吕氏。
随后,黄子澄得知朱允炆闯入御书房,恳求朱元璋放过吕氏,一时呆立当场,满心困惑。
与此同时,正在宫外考察蜂窝煤厂的朱标接到王琛亲传的消息,脸色骤变。
他本希望两子能留在应天府陪伴他至生命尽头,而后再赴封地。
然而此事一出,他无法再留二子,尤其是朱允炆。
吕氏!
皆是因她而起!
若非她,何至于此?
朱标气得脸色铁青,当即搁置一切返回皇宫。
“儿臣参见父皇。”
朱标很快来到御书房,直面朱元璋。
“标儿,朕已答应允炆,此事就此作罢。”朱元璋洞悉朱标来意,直言不讳。
“儿臣明白,夫妻一场,儿臣亦非无情。
只不过……”
“儿臣恳请父皇,让这两个孩子去就藩。”
朱标迟疑片刻,随即向朱元璋跪下恳求。
朱元璋听后一愣,旋即领悟了朱标的忧虑。
朱标担忧吕氏不死心,会继续怂恿朱允炆生事。
这是要提前解决这两个隐患吗?
其实,朱允炆与朱允熥已到就藩之年,直接前往封地并无不妥。
朱元璋想让他们多在应天留两年,仅是因朱标的缘故。
“好吧,你的儿子,你自己安排。”
“至于太子妃,就说她去苏州为允炆筹办婚事。
回头我们在朝中为他挑选佳偶,让他们在苏州完婚。”
朱元璋最终应允了朱标的请求。
事已至此,不如痛下决心,一次性解决。
加之他与朱标即将前往汉中府,若朱允炆母子留在皇宫,天知道他们会冲动做出何事。
朱允炆或许没那胆量,但吕氏就难说了。
这个女人,心机深沉。
于是,当日又一道圣旨震撼朝野。
刚封王不久的朱允炆和朱允熥,即将就藩。
一时间,满朝文武愕然。
封王与就藩截然不同,性质迥异。
老爷子此刻急于让两位皇孙就藩,更加证实了某种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