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此,后世皇族子孙皆知,先祖虽逝,犹在天际监视,若有不轨,先祖或自坟茔而出。
---分割线---
朱允炆向朱元璋跪求,愿就藩以救母。
朱元璋未曾料到,一时与国运系统之谈,竟带来意外之“喜”——大明女帝朱慧英!
虽令朱元璋略感无奈,却远胜于李唐之武则天,后者毕竟外姓。
朱慧英乃老朱家血脉,女帝亦姓朱。
“父皇,您在沉思何事?”
见朱元璋久无反应,神色异样,朱标好奇问道。
“无事,吾在想,老九收复西域,平定漠北,需耗时几何?”
朱元璋回神,急忙解释。
“西域与漠北,非河西走廊可比,数年之功,恐难成就!”
朱标闻此,无奈叹息。
他自知,此生恐难见证此景。
西域与漠北地域辽阔,老九即便战无不胜,要遍历每一寸土地,所需时间恐怕要以年计。
河西走廊那般迅平定之事,在此几乎不可能重现。
“那倒不一定!且看老九如今有何手段!”
朱元璋微微摇头,未置可否。
他深知许多难题,对大明朝廷军而言或许无解,但在老九那里,却充满无限可能。
毕竟,老九修仙且能炼制法器。
朱元璋甚至猜想,若老九亲自出手,灭哈密国只会更快,一念之间,无需等待攻城器械,即刻可灭国。
只是不知现在的老九,是否已具备这等能力?
念及此,朱元璋对汉中之行更加期待。
……
汉中府,四月初四,定军山寂军墓。
五年前的今日,正是寂军墓三千将士长眠于此之时。
为此,朱松将每年的四月初四定为汉中祭祖节,以祭奠这些亡灵。
每逢此日,汉中府百姓自前往定军山外,为寂军墓中的阵亡将士祭奠,焚烧纸钱。
汉中府规定祭祖节为当地假日,即便工厂工人也有时间参与。
自四月初三起,定军山外围重兵把守,为祭奠百姓划出界限,防止惊扰沉睡将士。
当日,朱松携耿青等人来到定军山,见四周百姓自祭奠,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这些英勇捐躯的战士,值得所有民众缅怀铭记,此乃朱松之愿!
祭祖节之名,意在让此祭奠世代相传,非仅限于今朝。
后世子孙须知,此山中安息着无数为守护这片疆土而捐躯的英雄。
寂军尤为特殊,其伟大越任何沙场战死的将士。
他们为守护这片土地与子民,不仅献出了此生,更付出了来世的轮回。
寂军,以其不死不灭之姿,远离了轮回之路。
朱松深入寂军墓,祭奠旧友后,离开定军山,而民众的祭奠仍在继续。
回到汉中府,朱松见街道繁华,民众和睦,脸上露出笑容。
改革之路不易,此盛世得之更难。
然仍有众多人士,默默守护着这盛世。
汉中军儿郎们在塞外坚守哈密卫,如周通等人,办完家事后,再次前往哈密卫驻防。
哈密卫守军,朱松令分三批轮流回乡,确保始终有两批驻守,每批每年可归汉中四月,实则仅三月。
战事起,则全员归。
朱松归府后,唤袁管家,吩咐道:“闻老十七就藩,备王族瓷器一套赠之,以为贺礼。
朱允炆、朱允熥封王,吾为叔者,岂能吝啬,亦各赠一套!”
谈及王族专用瓷器,它虽价值连城,却非市面常有之物,非王族身份便能轻易拥有或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