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九五小说网>三国:我,曹操长子,开局屠司马 > 第468章 收益颇丰(第3页)

第468章 收益颇丰(第3页)

朱标笑着回答。

“价格怎样?”

“朕听说老九那边的蜂窝煤不仅卖给百姓家用,还供应给许多酒楼饭店。”

“这东西用来烧火做饭,可比柴火方便多了!”

朱元璋闻言兴趣大增,连忙追问。

“您还不知道吧,宫中的御膳房现在做饭都用蜂窝煤了!”

“应天府内几家大酒店也与蜂窝煤厂签了合同,大多从煤厂进货。

现在家家户户都用蜂窝煤,用柴火烧饭的倒少了!”

“煤饼价格是十二文一个,与汉中府相同。”朱标笑道,“目的是让百姓都能负担得起。”

“老九这孩子,鬼主意就是多!”朱元璋大笑,“我现在真是越来越好奇,他这些点子都是从哪儿冒出来的!”

“说起这个,儿臣还有件蓝玉送来的好东西。”朱标接着说,“汉中府那边新出了一种叫火柴的东西,轻轻一划就能生火,还是明火,比火折子方便多了。”

说着,朱标从袖口取出一个小盒子,“父皇,儿臣给您演示一下。”

他从盒子里拿出一根小木棒,顶端有个红色圆头。

朱标用那圆头在盒子一侧一划,立刻燃起一小股明火。

“竟有如此便捷的生火工具!”朱元璋满脸惊讶,“老九又是怎么想出来的?”

。。。。。。。。。。。。。。。。。。。。。。。。。。。。

汉王朱松还是个语言天才?

其实,火柴在南北朝、北宋时期已有记载,但朱松所用的火柴技术来自后世,圆头上的红色部分是红磷,且是机械加工大规模生产的,远比传统火折子高效且便宜。

制作一个火折子的成本,足以生产十盒火柴!

“具体情况儿臣不清楚,只是蓝玉的人从汉中带回的,说是老九在明蜂窝煤后同时弄出的引火工具,还有个专门工厂生产呢!”

“蓝玉提及,这火柴将大量产销至关外异邦,且售予他们的价格更为高昂。”朱标笑道。

“哦?那这火柴售价几何?”朱元璋好奇地问。

他心想,这等便捷的引火之物,价格应越火折子吧?

“一盒三文钱,约含五十根左右。

蓝玉的手下直接从汉中府带回一大箱,总共花费不到一两银。”

“这比火折子便宜太多了!好的火折子都要两三百文一个!”朱标继续说明。

要知道,火折子在古代唯有富贵人家或王公贵族方能负担,普通百姓难以购买,只能自制,尽管方法不难,百姓也能做,但耗时费力。

这也是火折子价格高昂的缘由。

“价格竟如此之低?百姓皆能轻易购买?”

“老九又做了一件惠及百姓的大事!”朱元璋听后,大喜。

别看这只是小事,却能为百姓节省大量时间,用于更有价值之事!

说白了,除了生活成本,生活效率亦需考量!火柴便捷且价廉,极大地节省了百姓引火的时间,提升了生活效率!

比如做饭时,若用传统方式或钻木取火,岂不是很耗时?即便能制火折子,制作亦耗时,皆是时间成本!百姓节省了时间,自然能做更多事!

“那条是通往应天府外的水泥路吗?”朱元璋见前方近城门,水泥路却已延伸至城外,问道。

“正是,德胜门与金川门至江边码头的水泥路,前几日已铺设完毕!”朱标回答,“只可惜长江之上无桥,过江仍需乘船,至对岸再行水泥路。”说到此处,他略显无奈。

大明当前工业之力,尚无法在辽阔江面上筑起长江大桥。

汛期之时,江流汹涌,即便是小船也不敢轻易渡江,唯有依赖官府大渡船或水师战舰。

“莫急,江面大桥,眼下虽难实现,但不久的将来定会矗立!”朱元璋语气坚定。

“何以见得?”朱标面露惊讶。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