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成的设备无疑将极大地加研进程。
一旦座火力电站投入运营,汉中的商业用电便有了保障。
届时,朱松计划在汉中建造高楼,相关人才已在培养中。
而建造高层建筑,尤其是十几层以上,电力不可或缺,例如电梯至关重要。
没有电梯,仅靠步行,极为不便。
初期电力紧张,应先建商业楼而非高层住宅。
仅凭一地之力,实现这些非数年之功,即便是朱松也难以成。
幸好有系统商城相助,大大节省了时间。
忙完事务后,朱松来到会客厅,命袁管家召来湘王、蜀王及蓝玉商队负责人何贵。
“汉王殿下,按之前商定的合作,我们出钱出力,您出人,共同在湘、蜀两地开设大戏院。”
“只是,这股份该如何分配?”
一番寒暄后,何贵直奔主题。
“本王有个方案,你们听听。
人员、戏班子、戏本、曲目、魔术等,本王全权负责。
不论开设多少戏院,本王均要占股五成。”
“剩余五成,你们三家按出资或出力情况分配。”
朱松直截了当地提出条件。
“汉王殿下所言极是,分配合理,国公无异议。”
何贵连忙点头应允。
蜀王殿下传达意愿,凉国公蓝玉将出资建设大戏院,持有三成股份,而蜀王府则负责运营,仅需占股两成。
随即,蜀王朱椿的使者爽快应允,鉴于朱椿乃蓝玉之婿,大方地将多数股权让予蓝玉方,仅保留两成。
湘王的使者亦迅跟进,表示湘王府同样只负责本地大戏院的运营,资金由凉国公提供,加之汉王殿下的戏班,此项目定能稳赚。
蜀王与湘王在当地乃金字招牌,大戏院挂靠其名下,自是无人敢扰,盈利无忧。
蓝玉出资多占剩余五成中的大头,理所应当。
两位藩王实则仅派出管理团队,成本甚微,两成分红近乎白得。
最轻松者当属朱松,建造、管理、资金皆由蓝玉与两位藩王承担,他仅提供训练有素的戏班,却占五成利润。
这技术入股,因戏班、剧本、曲目等软实力乃剧院核心。
若无朱松的戏班,剧院再大再豪华亦无用。
因此,这五成利润,朱松受之无愧。
“如此,事宜既定!”朱松满意颔,对袁管家下令,“即刻准备契约,签字画押。
后续事宜由你跟进,不必再报。”
袁管家不敢懈怠,迅拟好契约,四方审阅无误后签字确认,各执一份。
至此,这场大戏院的合作事宜圆满达成。
“何老板,国公他们对本王赠予的汉中豪华马车感觉如何?”朱松向何贵笑问。
“非常满意,汉王殿下的马车真是绝佳!”何贵连忙点头,笑容满面,“国公他们现在日常出行都爱用这些马车,还让我代他向汉王殿下致谢。”
朱松闻言,转向袁管家吩咐:“既然如此,袁管家,你即刻准备两辆豪华马车,一辆送湘王,一辆送蜀王。
还有,王族套瓷器和上等茶叶也各备一套,一并送去。”
蜀王和湘王的使者闻言,喜出望外,连忙代自家王爷表达感激。
“不必客气。”朱松大度地挥手,“回去告诉你们王爷,马车、瓷器和茶叶皆是本王的一点心意。”
朱松深知,与蜀王、湘王合作的消息一旦传开,欲与他合作的藩王必将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