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你去,朕便不给老九!”
此话一出,那反对的大臣顿时面色惨白,险些跌坐。
开玩笑?
他一文官,岂能去边疆守城?
“陛下,朝廷武将众多,臣无此能耐。”
大臣急忙摇头拒绝。
“闭上你的嘴!”
“你是武将吧?”
“蓝玉,你的看法呢?”
朱元璋瞪了那人一眼,转而询问还有些愣怔的蓝玉。
蓝玉终于回神,明白了朱元璋的意图是让汉王掌管哈密卫。
这对汉王而言是个好消息,自己反对无疑是不明智之举。
“陛下,臣以为汉中军镇守哈密,足以震慑东察合台与瓦剌部!”
“此重任非汉王莫属!”
蓝玉顺势附和,给汉王送了个顺水人情。
这话一出,其他欲反对的文臣顿时静默。
蓝玉都已表态,他们还能如何?更何况,万一朱元璋一怒之下真派他们去守哈密卫,那才叫苦不堪言。
作为京官,谁愿去边疆那等艰苦之地?尤其是他们这些文官,哪里懂得行军打仗?
“都听见了?”
“真以为哈密卫好守?”
“东察合台和瓦剌,你们有谁能自信抵挡,站出来,朕就派你去!”
“你们真以为自己那点本事,能比得上老九的汉中军在西北?”
朱元璋言辞严厉,官员们纷纷低头,此时再反对无疑是自寻死路。
“既然无人反对,此事便定了!”
“太子,拟旨,直接往汉中府!”
朱元璋一锤定音,此事尘埃落定。
退朝后,朱元璋返回御书房,与太子朱标商议封赏立功将士,随后让太子派人传旨。
“系统,你之前提及,老九在位时,天道年间大明人口最多达3亿。”
朱元璋突然问道。
“正是,此为天道年间的最高人口记录。”
国运系统阐述道:
“大明处于巅峰状态时,人口数量究竟达到了何种规模?”
朱元璋急切地追问。
“汉王朱松一脉统治下的大明,最繁盛时期人口已八亿!”
国运系统此言一出,震惊四座。
“竟有如此之多?”
朱元璋满面愕然。
“人口、粮食与民众生活水平紧密相连。
只有当民众衣食无忧,人口才会迅增长。”
“那时的大明,正规军就已近百万之众!”
国运系统平静说明。
“百万?”
朱元璋心头剧震。
这百万乃是如汉中军般的精锐正规军,远非他那卫所兵可比。
两者战力天差地别,百万正规军足以匹敌当下大明五百万朝廷军的战斗力!
要知道,整个大明现今也难以凑齐五百万朝廷军,顶多有百万之数。
然而,这百万朝廷军与百万正规军根本无法相提并论。
正规军无需耕作,他们是专职的战士!
“若算上退役的武备军人,军队总人数可达八百余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