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家中只剩刚满十六岁的周顺。
朱松理解老母之心,此时代十五六岁多已成婚。
再拖延几年,恐难找合适的女子。
“大娘,煤矿挖煤需年满十八岁。”耿青无奈劝道。
且挖煤风险极高,耿青认为不应让周通之弟冒险。
“顺儿虽小,但干活麻利,一人能顶三人,只需每月两千文工钱。”老妇急切道。
“大娘,这不是工钱的问题,规矩就是规矩。”耿青苦笑。
“我想先去西安挖两年煤,等十八岁时再像大哥一样参军。”周顺突然开口。
汉中军规定,需年满十八岁才可参军。
朱松曾说,汉中府不会让少年上前线,这也是汉中军人数不多的原因。
朱松审视周顺体格,不禁笑。
这小子与大哥周通一样健壮,若非面容青涩,说他二十岁也有人信。
“挖煤或参军,周顺都未到年龄。”朱松说道。
“欲赚钱娶妻,不妨直接去盐厂谋职。
且军属之家,月享五百文补贴,薪资亦依最高标准三千五百文给付!”朱松思索片刻,向这对母子提议。
他为汉中军制定了一项军属福利:凡有子弟参军者,家庭每月可获五百文生活补助。
此举意在彰显“一人从军,全家荣耀”之理念,既增荣耀,又享实惠。
更有“荣誉军属”之称,专为家中有参战立功者而设,其福利更为优厚。
“竟有此等美事?”老妇听后,激动难掩。
“汉中军本就待遇优渥,加之周通已升任什长,月饷与补贴相加,何须次子再去挖煤?”耿青钱笑言提醒。
周通身手不凡,前线立功自不在话下,昔日独闯商队之事可见一斑,连汉中亲卫亦难以制服。
待其归来,家中福利定能再升。
然耿青并未急于言此,未生之事,不轻许于人。
但他深信,以周通之能,实现此愿不难,否则亦无须费心栽培。
“顺儿,快向汉王殿下与耿将军行礼!”老妇激动不已,拉着周顺欲行大礼,却被耿青制止。
老妇惊喜交加,儿子无需挖煤,反得盐厂工作,月薪三千五百文,加之补贴五百文,总计近乎四两银子!昔日此景,想亦不敢。
母子俩对朱松两人感激涕零一番后,便转身离去。
“真是当兵的好材料!”耿青望着周顺的背影,不由赞道。
朱松却面色凝重地对耿青说:“汉中军有规定,一家兄弟不得同时入伍,这规矩不能破。”
汉中军人丁稀少,正因每家仅限一人参军,朱松要确保每户人家的生计,不能抽走全部劳动力,这也是他在汉中深得民心的原因之一。
耿青闻言点头,他只是一时感慨,绝不敢违背汉中军的规矩。
---分割线---
系统公告:大明皇榜位,天道大帝朱松!
三天后,汉中煤矿工人的招募工作圆满结束。
入选者皆为青壮年,且需购买人生意外保险。
与参军规定相似,每户仅限一人报名。
有兄弟俩同时报名的,只能留下一人。
即便如此,三天内也成功招募了三千多名工人。
这意味着三千多户人家日后的生活开销有了着落,一个煤矿工人一个月的工资足以养活全家。
换言之,至少一两万人的生计问题得以解决。
对百姓而言,这无疑是值得欢庆的大事,报名成功的家庭无不沉浸在喜悦之中。
当晚,几乎所有即将成为煤矿工人的家庭都准备了丰盛的晚餐。
这既是为了庆祝,也是因为次们就要启程前往西安府,正式投入工作。
距离过年还有一个多月,他们只能等到春节那七天的假期,才能回家与家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