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亦连连点头,大碗吃尽!
酒足饭饱,心满意足!
朱标离去后,朱元璋重回御书房,继续忙碌。
忙完一切,回到寝宫,躺在龙床上,却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近来总觉得国运值不够用,甚至有入不敷出之势!
至今尚未凑足推演老九次子朱匣焌人生的国运值!
自己这好奇心,何时才能改掉?
偶尔向国运系统提问,竟也会消耗国运值!
这国运系统实在吝啬,随便一个问题便狮子大开口,动辄就要1oo点国运值起!
尽管心中抱怨连连,朱元璋仍难以遏制自己的好奇心。
特别是他时常回想起燕汉之争时,老九和老四起兵之事!
那时,即便他们顺利登基,也定会遭人非议,皇位来得名不正言不顺!
后世子孙恐怕也会效仿!
因此,朱元璋心中生出一个疑问!
若老九当了皇帝,他的子孙后代中,是否也有人会起兵?
又能否成功?
况且老九一脉疆域广阔,藩王众多!
如此广袤的土地,势必分权给藩王管理,难免会有人心生异念!
这正是朱元璋最为好奇与担忧之处!
终于,朱元璋未能忍住,向国运系统问。
【天道皇帝一脉确有起兵之事!】
【欲知详情,需2oo点国运值加载生成!】
国运系统再次显露其奸商本色!
“给你!”
然而,这一次朱元璋无暇吐槽国运系统,因为“起兵”一词对他极为敏感。
系统竟称老九一脉有人起兵,他自然要问个明白!
【扣除2oo点国运值!】
【大明传承518年,包括汉王朱松在内,共有三次起兵成功案例!】
国运值扣除后,系统迅给出了答案!
“什么?”
朱元璋闻言,满脸惊愕!
他料到会有起兵之事,却未料到竟有成功者!
况且老九不是留下了寂军吗?
他们究竟如何起兵成功的?
除了老九,是否意味着老九一脉还有两个后世子孙起兵成功了?
后世人更倾向于认同洪武皇帝那鞋拔子脸的形象。
朱元璋曾亲眼目睹寂军的骇人之处!
寂军在手,何人敢妄动?
即便有人胆大包天,试图冒险,又怎会轻易得逞?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事竟生了两次!
系统回应道,寂军确实存在,但需守陵人驱动。
守陵人遵循的祖训,仅是抵御外敌。
天道皇帝亦留下旨意,若朝廷出现昏君,藩王有权奉天靖难。
大明后世皇帝皆为明君,皆因老朱家祖宗之灵验。
寂军的守陵人并非僵化之人,大明若出现昏庸君主,被替换亦是常理。
能者居之,此祖训自天道皇帝后未曾改变。
那两次成功之事,皆因大明君王昏庸所致。
国运系统的解释令朱元璋再次震惊。
他瞬间明了,寂军只御外敌,不问内乱。
无论老朱家内部如何争斗,最终仍姓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