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上易中海和几位老师傅也出席了。厂领导安排双方——反对提拔的他们和梁闻达——必须讨论出个结果。
这已是两拨人第无数次交锋。
自考核结束,关于林青山的安排就一直悬而未决。
趁厂长出差半个月的工夫,易中海拉拢了一批和自己处境相似的老师傅。
这股势力不容小觑。要知道,轧钢厂的年轻工人现在还得跟着这些老师傅学手艺。他们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全厂技术骨干的立场。
林青山既然有这个能力,就该重点培养。否则年轻技术员哪来的晋升机会?工作积极性又从哪里来?
梁闻达这番话确实在理。负责相关事务的领导们纷纷点头,同时将目光投向以易中海为的老一辈身上。
梁主任这话说的,是在指责我们这些老家伙挡了年轻人的路?要不是我们在后面撑着,厂子早就被那群毛头小子搞垮了。
易中海的回应直接和梁闻达杠上了。其实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红星轧钢厂原本是私营企业,厂里的技术骨干都是娄振华花重金聘请的。他们的能力毋庸置疑。
但自从公私合营后,大锅饭模式让不少人产生了干多干少都一样的念头。这正是红星轧钢厂面临的最大困境。娄振华虽贵为副厂长,却狠不下心裁掉这些为厂子拼搏多年的老师傅。更何况现在他们都是正式职工,要辞退还得层层审批,远不如从前干脆。
这种会议注定不会有结果。就在众人以为又要无疾而终时,易中海突然话锋一转:
林青山确实有本事,就是太傲。我觉得该磨磨他的性子。。。。。。
哦?
众人不解这个向来强硬的老顽固为何突然松口。
他最近工作状态很成问题,每次加工完就在那呆。。。。。。为了安全生产,我建议把他调离现岗位。
在易中海叫来的一车间工人作证下,梁闻达也无话可说。最终会议决定:将林青山调到零号车间休养一阵。
所谓的零号车间,其实就是轧钢厂各个车间的垃圾场。那些不合格的、不听话的员工都会被配到这里任其自生自灭。进了零号车间的人,工资减半,福利全无。
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主动辞职了。
林青山接到调令后,丝毫没有反抗的意思。
他正好想找个地方试试脑子里那些天马行空的想法。
零号车间专管机器维修,说白了就是厂里的废品回收站。
用这些报废的零件练手,再合适不过。
可当他踏进零号车间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哭笑不得。
整个车间只有三个人——一个正躺在拼凑的桌板上酣睡,鼾声如雷;
另一个在零件堆里挑挑拣拣,时不时往兜里塞些金属边角料;
最后一位干脆连人影都没见着,据说已经旷工好几天了。
简单认识这两位仅存的同事后,林青山开始打量自己的工作环境。
咦?这儿居然有台老式机床!
他拂去厚厚的积灰,像现宝藏般惊叹道。
别激动,那是几十年前老毛子的古董,早报废了。。。。。。国内没人会修。
被吵醒的工人揉着眼睛嘟囔道。
坏了?我瞧瞧。。。。。。哦,只是导轨变形了,重新铣条新的就行。
对八级钳工来说,加工笔直导轨简直是基本功。
啥?
两个工友顿时瞪圆了眼睛。
你真能修?
当然,不过。。。。。。林青山环顾四周,咱们这儿工具不太趁手。
话音刚落,先前还在打盹的工人腾地蹦起来:要什么工具包?战车国莱茵厂的行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