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亥疑惑的声音响起。
“是,但不全是。”
诗诗指着一个背着药篓的人。
“你看那位医者,他带的草药是免税的。。。。。。医人者,助民生也。。。。。。”
她声音温软,却比秦明的话更让胡亥听得进去。
忽有一阵喧哗,几个兵卒正围着一辆马车争执。
三人走过去看,原是个楚地商人,车厢里藏了几匹蜀锦,却没带通关文书。
商人急得满头汗,说着还有些生硬的秦话。
“小的是第一次来,不知规矩……”
“按秦律,没‘传’要罚没货物。”
看见秦明他们准备过来看热闹,便有将士准备上前驱散。
但看到秦明腰间的令牌时,又突然停下脚步。
令牌不是很认识,但绝对是他们惹不起的存在。。。。。。
守军校尉拱手向秦明行礼,秦明微微颔。
胡亥拉了拉秦明的袖子,眼里带着求情的意思。
孩子总归是有些心软,况且他在宫里见惯了法外开恩。
秦明却摇了摇头,对商人道。
“你从江陵来,沿途的驿站该有告示,通关需持‘传’。
这次罚半,余下的让驿站帮你补‘传’。
记住,大秦的律法,对谁都一样。”
商人千恩万谢地去了。
胡亥有些失落。
“先生,他挺可怜的。。。。。。”
“可怜?”
秦明指着关内的商队。
“那边有赵地的盐商,带了三百石海盐,那边是燕地的工匠。。。。。。
他们都按规矩办了,若纵容了一个,对其他人公平吗?
大秦的律法不是为了为难谁,是为了让这天下的车轮,都顺着辙走。。。。。。”
胡亥低头看着脚底下的车辙印,深深浅浅,却都朝着一个方向。。。。。。
走至中原地界时,遇上一场暴雨。
三人在一处乡邑的驿馆避雨,夜里听得隔壁屋有哭声。
胡亥披着衣服去看,秦明与诗诗在他身后跟着。
是个妇人抱着高烧的孩子,汉子急得直搓手。
这种天气,一时间根本没法带孩子去看医。
诗诗摸了摸孩子的额头,回头对秦明点头。
秦明从袖子里取出了一个小瓷瓶,倒出三粒药丸。
“用温水化了灌下去,明早就能退。”
妇人半信半疑,汉子却麻溜的接过药丸。
“这位先生看着是贵人,不会骗咱们。”
这话是故意说给秦明他们听的,还有就是他此时实在是没别的办法了。。。。。。
不出意外,天亮时孩子的烧退了。
妇人要磕头谢恩,却被诗诗拦住。
汉子非要把随身仅有的半袋新麦塞给他们,依旧被秦明他们给拒绝了。。。。。。
“先生,你那药丸是什么做的?”
路上,胡亥忍不住问。
“是用草药熬制专门用来治疗热的。”
秦明顿了顿继续道。
“这天下每种草木都有它的用处,就像每个人,哪怕是乡野村夫,也能守着一方土地过日子。”
他看了眼胡亥。
“你在宫里见到的,是各种稀世珍宝,但这天下的根基,却是泥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