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国子监里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
因为早些时候赵轩在京城之中张贴了皇榜,所以基本上所有人都知道这件事。
于是在今天,不少的百姓都来到了国子监的外面,一个个伸长脖子往里面瞧着。
因为他们并不被允许进来的缘故,所以只能翘以盼。
“诶,你们说今日是陛下赢还是衍圣公赢啊?”
“开玩笑,当然是陛下了,陛下果毅勇敢,智勇双全,衍圣公算什么?”
“我赞同这位仁兄的话,只是若是陛下真的赢了,那我们以后是不是真的要摒弃儒道了?”
“这我也不知道,或许陛下有自己的打算吧。”
“再说了,这格物新学我也了解过,并没有他们说的那般如同洪水猛兽。”
“我反而觉得里面有不少的道理,和儒道完全不一样。”
……
就在外面人议论纷纷的时候,赵轩和孔文渊已经来到了国子监的中心广场之上,这里今日搭了一个擂台,是为此次的论道而准备的。
二人来到擂台之上,不少人都抬头一脸希冀的盯着他们。
孔文渊对着赵轩拱了拱手后,开了口。
“陛下博览群书,想必也明白这论道讲究的是双方的道理,而非身份,若是待会儿臣有什么话语上的不妥之处……”
赵轩明白他的意思,微微一笑。
“衍圣公但说无妨,今日本就是说好的论道,朕恕你无罪。”
有了这句话,孔文渊松了口气,随后点了点头。
“既如此,那便开始吧。”
他话音落下不远处的学士就将一炷香给点上了,意味着香烧尽,不论此次论道的结果如何都结束了。
随后,赵轩就瞧见面前的老者弹了弹袖子,做出了请的姿势来。
瞧见他的动作,赵轩淡然一笑,旋即抛出了一个疑问。
“衍圣公,朕想知道什么叫做道?或者说道是什么?”
听闻此话,孔文渊不慌不忙的捋了捋胡子,缓缓开口。
“道本义为道路,意为引导,导向,通往一切的通路。”
“在儒学之中道为道德规范,如朝闻道,夕可死矣,由此可见,道乃是儒家的根本!”
“而道是什么,则涵盖较广,法则,规律,本原皆为道,这便是道了。”
“儒学之中向来提倡天人之道,即天道有其自生规律,不会因某位御史大夫的仁德而存在,也不会因暴君乱政而消亡。”
“若顺应天道,以治世之道应对,则天下太平,百姓安居乐业。”
“若违背,则凶险祸患,民生凋敝,以至亡国灭种!”
“陛下,我大盛王朝已存在五百多年,历朝历代君王无一不遵循人与自然之规律,使其绵延至今。”
“铁路,工厂等均是外物,只是器罢了,如何能够以正国本?”
“那泰西之人凭借外物来达成一切,往往内里空洞,无所托,陛下执意那格物之理未免有些弃祖宗宗法与不顾了。”
“若是继续下去,只怕是举国震动,内里虚浮,长此以往下去,怕是我大盛将亡矣。”